来过成都的外地游客,除了惊叹成都的现代化,还对成都的历史底蕴留下深刻印象。作为成都本地居民,也不会遗忘高楼林立下的历史传承。其实成都保留的历史建筑和遗迹并不多,相比北京和西安,成都算得上是一个历史遗迹荒漠。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昭觉寺这些历史建筑零星点缀在一望无际的水泥森林中,早就被太古里、SPK、万象城、东郊记忆的时尚与潮流淹没了,但太古里反而是最具古典美学风格的。
成都的历史底蕴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并非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成都的茶文化可以追溯上千年,成都人很多事情是在茶馆里谈成的,这种习惯还深深烙印在成都的现代商业活动中。都江堰的放水节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也演变成了这个城市对大自然的尊崇。成都人的饮食习惯也很难改变,麻婆豆腐、回锅肉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招牌,面条基本上是早餐的标配,感觉成都人比北方人还喜欢面食,传承千年的担担面功不可没。
成都对祖宗的东西达到了执着,为了恢复摩诃池,可以拆掉后子门一带林立的高楼,不是因为挖掘出了文物,甚至最早的体育中心也不能幸免;而武警总队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情节,也毫无怨言从市中心核心地段搬到过去练兵的西较场,倒也适得其所,可见成都人的细心。在寸土寸金的武侯祠旁,一座三国城正在规划建设中,这是搬迁一所大学后的历史回归,开发商虽然都馋得流口水,但豪宅对成都而言,远没有一匹深埋地底上千年的青砖值钱。
最早的成都建于公元前367年,借用“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典故而取名成都,从此近三千年没有改过城名,并且也没有更址过。后来的成都只是基于原来的城市进行扩建,从最初的大城,扩建到少城、南市、锦官城、羊城和满城。成都发展过程中也曾遭遇过兵荒马乱,相比中原很多城市,不断被毁和易址,成都受到了历史的眷顾,没有经历过彻底毁灭,所以总有原住民代代相传,其历史自然得到了一脉相承,“西寒窗岭千秋雪”的美景依然历历在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