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加坡起飞,仅需4小时,外籍游客便可落地贵阳。无需提前办理签证,凭借中国实施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一场深度探秘多彩贵州的旅程即可直接开启。这一政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贵州的对外开放格局,也为像西江千户苗寨这样的王牌景区带来了国际化的新机遇。
“登机时,我还在担心复杂的签证手续。没想到落地贵阳,通过便捷的过境免签通道,半小时就顺利通关,直接坐上了前往西江的大巴!”站在千户苗寨的观景台上,新加坡游客萧美燕手举相机,晨光中,连绵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叠错落,宛如一幅恢宏画卷。

萧美燕的身后,贵州龙禧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彭利萍正用流利的英语,为这个有新加坡、泰国、印尼、老挝等国家游客的小型的国际旅行团讲解苗族建筑的智慧与历史。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像萧美燕一样的外籍游客,正轻松开启“说走就走”的贵州深度游,而贵州的旅行社与景区也紧密协作,织就一张高效、贴心的服务网,让“多彩贵州”的魅力直抵人心。

当彭利萍带领团队在苗寨里就餐时,一场充满苗家待客之道的“高山流水”正静候他们的到来。身着盛装、头戴亮银头饰的苗族姑娘们端着香甜的米酒,唱着苗歌,以悠扬的歌声表达欢迎,苗家阿哥则吹着芦笋,一派热闹场景。一个个红色的鸡蛋砸中来宾们的额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苗族姑娘们大声喊着。
“这是苗族的最高迎宾礼仪,每一道酒都蕴含着一份美好的祝福。大家可以轻轻抿一口,感受这份甜蜜。”彭利萍一边精准地翻译着歌词大意,一边向游客示范着礼节。

“这太令人难忘了!仪式感十足,充满了真诚与热情!”萧美燕由衷地赞叹,在热闹的长桌宴上,“高山流水”敬酒仪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只见当多位苗族姑娘将酒壶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甘醇的米酒如溪流般汇入游客口中时,满座皆惊,掌声与欢笑不绝于耳。
彭利萍穿梭其间,熟练地用中英文讲解着这一习俗的文化内涵。“政策便利之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外籍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拍照,他们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非常旺盛,渴望了解每一首歌谣、每一杯酒背后的故事。”她感慨道。
这种对深度文化体验的追求,正是西江千户苗寨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发力点。景区管理人员曾艳红介绍,为抓住“免签时代”的机遇,景区系统性地挖掘和整合苗族文化资源。“我们以苗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精心打造了‘美丽西江’歌舞表演、非遗技艺展示、独具特色的‘西江姑妈’篮球赛事以及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等一系列文化产品,让游客无论何时到来,都能随时随地、全方位地沉浸其中,实现文化体验的‘零时差’感知。”

为了无缝承接政策带来的国际客流,西江千户苗寨在提升服务软实力与基础设施硬环境上双管齐下。在服务方面,景区积极引入挂靠高级导游和外语导游,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讲解与引导。同时,全面升级要客服务中心,为购买 VIP 产品的游客精心打造专属的休息等候区域,并提供政务接待、导游服务、行李配送和寄存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让游客在景区内尽享便捷、高效、舒适的服务。
“现在带外籍团过来,感觉确实不一样了。”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导游雷文菊告诉记者,“景区内覆盖中、英、日、韩、泰五种语言的标识系统非常清晰,服务流程也更加标准化、国际化,这让我们导游的工作顺畅了许多,最终提升的是每一位游客的满意度和舒适感。”
在硬件方面,从道路的精心修缮与拓宽,到公共设施的全面更新换代,再到环境卫生的细致治理,景区的每一项改进都旨在为境外游客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宜人、便捷高效的游览环境。
此外,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这座千年古寨注入了新的活力。景区开发的“AI游西江”智能体平台和引进的AI智能机器狗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智能交互问答、多语言行程规划、官方资讯获取等创新服务,让古老文明在智慧科技的加持下,与世界对话得更加顺畅。

展望未来,依托240小时免签政策带来的长期利好,西江千户苗寨的国际视野更为开阔。曾艳红透露,景区已着手与多家境外旅行社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加强客源互送与市场共享,共同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并适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我们还计划主动走出去,在境外重点客源地举办旅游推介会,直接向全球市场发声,目标是显著提升境外游客数量,进而有效带动雷山县域内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繁荣。”
据统计,今年1至9月,雷山县接待入境游客5.09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共计1.63万人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