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黄影)推动“演艺+”深度融合,是拓展演出市场空间、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10月27日上午,第36届中南六省(区)演出工作交流暨项目洽谈活动在汉开幕,通过项目推介与深度交流,共同探索繁荣文艺演出市场的有效路径,促进区域文化演艺事业协同进步。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文旅营销中心品牌总监刘凯鹏,介绍“演艺+”赋能文旅商融合经验。记者万建辉 摄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指导,湖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演出协会承办。来自中南六省(区)的各级文艺院团、演出协会、演出经纪机构及场馆的代表齐聚一堂。
知音号游轮。
“知音号”运营近十年,已成为武汉夜游长江、赏武汉夜景中最重要的一颗明珠,是武汉具有创造性的一张文旅名片,也是‚知音‛理念延伸的开创者和重要载体。从 2016 年公演至今,年均演出 360 场,单场接待游客约 650 人,是国内游客自主传播最广、复购率最高、团队购票比例最低的体验型文旅产品。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余涛,以“知音号”为例,登台阐释“文旅演出不只是一场演出”。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演出画面。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拥有 21 座剧场的戏剧幻城。该项目立足于河南本土的历史文化,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空间载体,运用沉浸式戏剧艺术为表现手法,围绕土地、粮食、传承的主题展开叙事,致力于通过戏剧形式,将厚重而抽象的中原文化,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脉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文旅营销中心品牌总监刘凯鹏,介绍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从“荒芜之地”到“文旅目的地”的文旅开发创新历程。其他4省的文旅企业、场馆代表也分享了各自的“演艺+”赋能文旅商融合经验。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在活动现场表示,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演出市场与强大的创新活力,正日益成为文旅深度融合与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先锋地带。
湖南红色文旅演艺的标杆项目《最忆韶山冲·诗音光影画卷》演出画面。
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文旅融合持续深化,消费模式不断升级,既为演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创新业态模式,提升供给质量。本次交流洽谈活动以“探索‘演艺+’融合模式,促进文旅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行业前沿,意义重大。
刘克智建议,中南六省(区)要积极促进演艺与旅游、科技、商业、餐饮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化的演艺新业态、新消费,让演出从传统的剧场空间走向更广阔的城市街区、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融入百姓生活,点亮城市夜景,赋能区域发展。
自 2022 年以来,海南省成功引进并运营了多个知名演艺 IP 与大型演唱会,图为2023海口迷笛音乐节现场。
近年来国内演出市场进一步火热繁荣,尤其是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场次、票房成绩屡创新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27日下午,中南六省(区)演出行业代表,就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进行深入交流,探索“演唱会+”融合模式。另一项活动为中南六省(区)演出项目洽谈推介会,旨在为所有与会单位提供一个精准对接、务实合作的高效平台。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代婧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