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贺凯)10月27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联合开展的“重走滇缅公路”主题采访活动在昆明启动。
上午,记者随采访团来到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新闻里社区的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纪念馆。这里是云南首个以南侨机工为主题的社区文化载体,自2016年7月随社区文化项目同步开放以来,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和全国华侨文化交流窗口。
纪念馆占地200平方米,以社区内两位南侨机工唐国常、罗开瑚的生平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多元形式,全景再现近3200名南侨机工回国投身抗战的壮阔史诗。核心展项包括镌刻机工姓名的英名墙、复原的美国道奇运输卡车模型、标注滇缅公路险途的历史地图,以及护照、驾照、修理工具等珍贵实物。据2014年统计,全球健在的南侨机工仅12人,其中两位便定居于此社区,他们的口述史料与生活旧物成为馆内最鲜活的展品。
纪念馆突破传统展陈模式,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馆外数百米的新闻南路化身主题文化长廊,罗开瑚老人亲笔题写的馆名与彩绘壁画生动再现机工穿越险途的场景;不远处的罗开瑚故居“乡愁坊”陈列老人手稿与旧物,形成联动展览体系。新闻里社区党委书记彭羽介绍,社区还组建了跨代际宣讲团,通过方言讲解、故事分享等形式,让历史记忆“活”起来。开馆至今,纪念馆已接待参观者超6万人次,被誉为“小巷里的丰碑”。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纪念馆将3200余名南洋华侨青年的赤子情怀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2024年,南侨机工专题党课《我和我的父辈》入选中央组织部“党课开讲啦”高质量视频展播项目;2025年,主题党课《三千赤子卫国家,不复山河誓不休》在“七彩云端”平台发布,以生动形式讲述抗战故事,回顾赤子卫国的壮举。
此次“重走滇缅公路”采访活动将沿着历史脉络,深入挖掘沿线抗战遗址与英雄事迹,通过融媒体报道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活动后续还将赴保山、德宏等地,重温抗战烽火中的家国情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