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底,福建首座双跑道新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即将建成通航,届时,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将完成转场。10月22日,大陆首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场推广计划”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开启,以记忆为纽带联结四海宾朋,以文明为桥梁邀约八方来客,让“四型机场”建设在文脉传承中踏浪前行、迈向新程。
“各位旅客朋友,欢迎来到厦门高崎机场,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1983年那架三叉戟客机起飞的时刻,沿着时光的印记,开启咱厦门的空中篇章……”随着往来厦门机场的旅客最熟悉的闽南话播报声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大陆首个将方言融入服务的国际机场,厦门机场的闽南语声早已不是简单的指引,而是跨越语言的问候,是藏在细节里的文化底气。
1983年10月,厦门高崎机场正式通航,用时仅一年多建成的机场,承载着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初心,如同一扇敞开的大门,让世界向厦门展开怀抱。连接两岸、通达全球,高崎机场不仅是交通运输枢纽,更成了两岸乃至全球旅客集体记忆里的情感坐标,见证着无数亲人团聚的喜悦、逐梦他乡的坚定。
旧物忆往昔 勾勒机场情感底色
“咱唱同款一条歌,拢唱安怎才会赢,我讲啥,你拢知影……”《我们同唱一首歌》的旋律在高崎机场T4航站楼缓缓流淌。
今年九月,厦门机场发布了高崎记忆征集令,目前已征集到老物件、老照片几百件。厦门机场的老朋友——厦门市公安局高崎国际机场分局二级高级警长陈炳元与高崎机场的缘分匪浅,几十年来,他见证了高崎机场从筚路蓝缕到蓬勃发展的每一步。他将多年来的证件展示出来。“看着这些证件,就像翻开了一本本时光相册。随着机场发展,我的证件也在不断变化,从样式、材质到上面的标识,都能看出机场在一步步成长。每一张证件,都代表着一个阶段,也记录着我和同事们在机场工作的日日夜夜,还有无数旅客在这里的来来往往。”陈炳元说高崎机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守护着它,也共同见证着它的每一次蜕变。
“这本护照里的每一页签注,都是我往返祖国和海外的‘时光印记’。”厦门市新加坡归侨联谊会会长潘建凯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旧护照,上面有若干个出入境印章。“现在机场的国际航线越来越密,侨胞回家、来厦发展都更方便了,这不仅是一座机场,更是海外侨胞与家乡之间‘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感纽带。”
厦门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些“高崎记忆”将被展出,让更多人了解这座机场背后的情感与温度。
活动现场,厦门机场飞友俱乐部同期成立。今年以来,厦门机场多次举办“高崎见一面—飞友、达人走进厦门机场”活动。飞友拍客不仅为厦门机场贡献了大量高质量影像素材,他们的镜头不局限于“天空之翼”的惊艳,更用细腻视角捕捉着厦门机场每一处鲜活的“人间烟火”与“发展脉搏”,将机场的发展成果、工作人员和驻场单位的奉献精神深度融合,多元视角讲述厦门空港故事。
厦门机场的飞友俱乐部,是全国首个机场飞友俱乐部,成立后,类似“高崎见一面”的活动会更加常态化开展,厦门机场期待与飞友拍客们深度合作,共同创作出更多优质宣传作品!
新程续欢歌 出行中触摸文化温度
“这个是‘当归’,它是一种中药。”在T4航站楼的中医药装置旁,旅客吴女士和5岁的儿子共同探索中医文化。
活动现场,大陆首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场推广计划”启动。此前,中医药文化走进机场系列活动已启动,厦门机场携手厦门市中医院,通过中药科普角、非遗展示区、线下体验馆等方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开启服务民生、共筑健康空港的全新篇章。
据了解,未来双方的联动将从“文化传播”与“健康服务”双向发力:在厦门机场候机楼、贵宾候机室、员工活动区等场所,中医药文化将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从养生知识科普到特色产品展示,让旅客近距离感受中医魅力。
厦门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往来厦门的国际旅客数量日益增多,“我们以此为契机,将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闽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转化为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播的公共产品,打造兼具文化厚度和待客温度的往来通道。”
“这几年在东南亚推广峇峇娘惹文化时,我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厦门理工学院副教授黄婉彬表示,特别期待借由这个计划,推动东南亚机场与厦门机场的互动,“比如可以联合东南亚机场开展文化联展,让两地旅客在出行中就能感受文化交融的魅力”。
活动现场,厦门机场专属IP形象“翔燕”兄妹也正式与广大旅客见面。IP形象取自闽南常见“吉祥鸟”家燕,据介绍,未来IP形象将逐步融入航站楼引导服务、文创产品、线下活动等场景,成为连接机场与旅客的桥梁纽带。
四十余载栉风沐雨,高崎机场已成为厦门人的集体记忆;而翔安国际机场的建设,正开启厦门航空事业的新篇章——未来,这里将继续以“翔越未来”的姿态,连接世界、传承文化。
【声音】
国家级非遗惠和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李雅华:盼非遗借机场平台传向世界
“这是我亲手制作的高崎机场T3航站楼的影雕,这是一种被称为‘在石头上绣花’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惠和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李雅华双手捧着一方影雕作品。“机场连接两岸、通达世界,接下来我们也希望通过机场这个平台,搭建成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桥梁,让旅客能近距离接触这些非遗传承的技艺,让更多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看见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厦门留下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光青瓷代表性传承人庄友谊:希望让非遗体验与旅客面对面
谈及厦门机场启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场推广计划”,庄友谊难掩兴奋之情。他表示,机场这个平台,能够让这样的非遗体验等内容直接与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旅客面对面,“旅客们可以在机场的展示区域,近距离欣赏珠光青瓷独特的造型和质朴的釉色,甚至还能在现场体验区,亲手参与一些简单的制作环节,感受陶土在手中的温度,更直观地体会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