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荆州,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千年古都?是三国名城?还是楚国名相孙叔敖、万历首辅张居正……
事实上,荆州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且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可不是什么“戴高帽”的说法——
去过那么多次荆州博物馆,你可有注意到介绍城背溪文化时,有这样一段描述↓
城背溪文化
2015年11月,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与松滋博物馆对关洲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城背溪文化(距今约8500~7500年)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鱼骨。🐟🐟🐟
图片来源:荆州博物馆
此外,荆州博物馆里,还有距今约2300多年(战国中期)的鳊鱼标本(不过目前还在库房里啦,实在想看的话,有条表现“优秀”的被送往湖北省博物馆了,可以去一睹真容),历经千年,如今鱼鳞纹路依然十分清晰。(据文物专家们分析,是条咸鱼,这么多年了,终于能翻身了!
)
荆州博物馆馆藏战国时期鳊鱼标本
图片来源:逐浪新闻
(相信聪明的你得出了结论:)
楚地先民酷爱食鱼,且制作方式多种多样。而这必然离不开渔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大凡楚乡筵席也必少不鱼。可以说荆州的水产,从古至今都有着不一般的地位。
所以,秋天
怎么能不到荆州品尝水产品呢?
肉质鲜嫩个大肉肥的小龙虾
膏脂丰腴,肉质鲜甜的螃蟹
肉质紧弹的财鱼
鲜美嫩滑的黄颡鱼
……
包你过一个鲜美的秋天!
▼
图片来源: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出门在外的朋友,每每谈及家乡荆州
总少不了一句:
“吃过荆州的鱼鲜,
再尝别处的,总觉得味道差了些”
(或许没在荆州,那些鱼也活得不快乐吧)
而大家的劝慰也出奇的一致:
“四滴,他们喏里鱼不多,不会奏”
“还是我们咧环境好,鱼啊虾都长滴好些”
……
该说不说,大家说得很在理
此前,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制的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
荆州四个县市小龙虾总产量
跻身全国前十
荆州监利市产量18.24万吨
连续13年排名全国第一
洪湖市以16.50万吨排名第二
公安县和石首市分排名第7、第9
(这次,我又双叒叕拿回了属于我的一切
)
荆州的小龙虾
高蛋白低脂肪
以弹牙的高品质口感
“横行”在荆州人的餐桌
大大小小的餐厅、夜市
都能看见大快朵颐的食客
不少餐厅也将小龙虾作为招牌菜
更有小龙虾节等活动
不过,能“钳”住八方客的
岂止小龙虾?
图片来源:《美食之都·荆州⑤油焖小龙虾》荆州融媒
监利小龙虾节 图片来源:荆州发布
水产业是荆州最大的区域优势
(就这么说吧,截至2024年
荆州淡水产品产量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荆州的水产不仅产量多
品类和品质的表现都十分突出
👇👇👇
收网起鱼 图片来源:荆州日报
图片来源:荆州发布
监利甲鱼采用
“人放天养”的生态模式绿色养殖
使得“全国品质最好的甲鱼产自监利”
成为了业内人士公认
也毫不意外地更受市场的青睐
是营养丰富的淡水珍品
监利甲鱼有两大特色
一是繁育中华鳖,二是虾头壳养甲鱼
(这里的虾头壳就是前面提到的小龙虾的头和壳
它们吃得真好 bushi)
监利甲鱼肉质鲜美,裙边富含胶原蛋白
是传统滋补佳品
图片来源:监利发布
事实上,先秦时期
甲鱼就是楚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常作为上等礼品赠送
传统做法以黄焖为主
也可以清炖
在《楚辞·招魂》中就曾有记载
“胹鼈(鱉)炮羔,有柘浆些”
“胹鄨”就是清炖甲鱼
荆楚又一道名菜——冬瓜鳖裙羹
就是由清炖甲鱼演变而来
采用鳖裙和嫩冬瓜烹制
汤清质醇,鳖裙软嫩
据《江陵县志》记载
宋仁宗南巡时曾品尝过,且连连称赞
(有没有心动!快来get屈原和宋仁宗同款美食)
冬瓜鳖裙羹 图片来源:荆州商务
在长江石首江段
有一种特有的珍稀鱼种——
长吻鮠 (又称鮰鱼)
其肉质细嫩鲜美
肥厚的鱼鳔经传统工艺加工
制成的“笔架鱼肚”
是早在宋代
就被列为朝贡极品的荆楚名菜
要问其味道——
鱼肚在母鸡汤的醇香点化后
色白如玉,爽滑弹牙
入口即化
(再说就要说饿啦,已经在咽口水了……)
现今
经由研究员们
模拟长江水体的自然环境
每年能向市场供应
2000万尾长吻鮠鱼苗
不仅满足本地养殖需求
更辐射全国十多个省份
换而言之
这个朝贡的菜品,咱可以管饱!!
而且还有“鸡茸鱼肚”“虾仁鱼肚”
“海参鱼肚”“红烧鱼肚”等不同风味
任你选择~
至于为什么叫笔架鱼肚?
这个问题
等你到荆州来品尝就知道啦!
图片来源:今日石首
“又值一年秋风起
正是菊黄蟹肥时”
待深秋
洪湖螃蟹蟹肉愈发饱满
蟹黄蟹膏也更加金黄诱人
就将迎来它独领风骚的三个月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
因洪湖区域水质好,生态环境佳
所以洪湖清水螃蟹,青背白底
外表干净,成熟饱满
蒸熟后,蟹黄肥厚
蟹膏稠密,肉质清甜
深受食客的喜爱
荆州食用螃蟹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清蒸蘸姜醋
也可以做成香辣
但要说独树一帜的
还得是“秘制卤味螃蟹”
先炸后卤,风味十足
图片来源:今日洪湖
此外
在荆州你还能吃到
源于三国时期的清蒸青鱼
始于唐代的菊花财鱼
杜甫尝过的水煮银鱼
清朝年间沙市厨师创制的皮条鳝鱼
乾隆皇帝评价
“食鱼不见鱼 可人百合糕”的荆州鱼糕
甚至荆州的早餐也频频有鱼的身影
用鲫鱼做汤的早堂面
大连面里的油炸鳝鱼丝
……
如果说“唯有美食不会辜负”
那这其中一定有
荆州鱼鲜的一席之地
图片来源: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如今
不必再“闻说江陵府”
“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现在便利交通、四通八达
大可来荆州
品尝屈原在《大招》里
“点名”的“煎鰿”
楚国令尹孙叔敖爱吃的“枯鱼”
苏轼愿“乞与水精鳞”的鮰鱼
……
总之
千言万语也抵不过亲身来过
来吧
一起在荆州
过一个鲜美的秋天~
(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