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宇 自贡融媒记者 兰艳
近日,在秋雨浸润下,荣县穹窿地貌间的火棘迎来最佳观赏期,一串串鲜红的火棘果实挂满枝头,在雨雾缭绕的浑圆山峦与深邃沟壑间格外醒目,既扮靓了这片独特地质景观,更串联起一段与三国历史相关的人文记忆。
荣县穹窿地貌地处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里的荣威穹窿,被誉为“中国最大穹窿地质构造”核心地带的秘境,是四川唯一的三叠纪地质整体出露区域。亿万年地壳运动雕琢出顶平壁绝的方山台地与交错沟壑,特有的疏松透气土层,恰好契合火棘的生长习性。秋雨过后,火棘或沿缓坡铺展枝叶,红果压弯枝条如红丝带缠绕山岗;或扎根岩边,与裸露的砂岩相映,风过时果实轻轻晃动,为壮阔的地质景观注入灵动生气。市民循着果香走进山间,摘一颗火棘果入口,酸甜汁水在舌尖散开,这便是当地人熟知的“救军粮”。
“救军粮”的名号,源自一段三国传说。相传诸葛亮南征途经荣县,看中穹窿地貌下易于开采的铁矿(东汉时此地便有“铁山”之称),遂率军民筑炉铸兵。彼时粮草紧张,漫山遍野的火棘果成了将士们的应急食物,酸甜果实为行军劳作补充能量,也让火棘与这段历史紧密相连。
如今,铁厂镇大丰村的铁炉嘴冶铁遗址(2007年获评市级文保单位),仍留存着直径3.35米的古炼铁炉,炉内散落的矿石、炉渣等遗存,为这段传说提供了实物佐证。
火棘不仅是秋日景致,更藏着实用价值。现代研究显示,其果实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8倍,《本草纲目》记载其能“消积止痛”,民间常用来泡酒、榨汁、蒸点心;同时,带刺的火棘枝条可形成天然生态屏障,果实也是鸟类冬日的重要“口粮”。
眼下正值火棘观赏与尝鲜的好时节,雨雾中的穹窿山间,红果缀枝、青山含黛、云雾缭绕,构成一幅诗意画卷。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既赏地质奇观与火棘相映之景,也品一口“救军粮”的酸甜,在红果的映衬下,感受荣县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交织的独特魅力。
编辑:郑皓匀
编审:韩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