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恰是胡杨好风光。来到148平方公里的巴楚红海,成片的野生胡杨林高耸壮观、广袤无垠,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山海同圆中国梦,沪喀同唱民族情。”10月21日上午11时30分许,新民晚报“丝路燕语·海派文化大篷车”从尉头洲城门缓缓驶出,满载着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奔赴一场与喀什的美丽约定。
当天,新民晚报“丝路燕语·海派文化大篷车”发车仪式在新疆喀什地区举行。活动现场,2025 海派文化大篷车项目正式揭牌,标志着本次跨越千里的文化之旅拉开序幕。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15周年。作为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及上海援疆前指指导的文化润疆项目,由新民晚报社推出的2025海派文化大篷车项目将通过社区活动、文化交流、全媒体传播等多元化形式,全面展示新时代下新疆各族群众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明的繁荣进步。
据悉,“海派文化大篷车”乡村巡游活动是2025海派文化大篷车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将依次走进上海对口支援的巴楚、莎车、泽普、叶城四县,让文化浸润真正“接地气、润人心”。
在“和美一家亲”全家福拍摄环节,新民晚报社将携手上海摄影家协会的专业摄影师们挨家挨户走进喀什乡村家庭,捕捉四世同堂的欢笑、新婚夫妇的甜蜜,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和谐、家国情怀的美好画面。拍摄完成后将现场修片并打印装框,最终将精心制作的全家福照片赠予当地家庭,留下一份真挚而珍贵的回忆。
同时,“民族文化快闪”活动将汇集魔术、街舞等精彩表演,并邀请当地乡村和大巴扎群众参与共舞,推动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与边疆文化的深度交融,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共生。
在全家福拍摄环节结束后,每位参与者还将获赠一套展现上海城市风貌的“上海新十景”明信片及上海特产,不仅能让他们通过明信片上的图文领略外滩、东方明珠、豫园等上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更搭建起上海与乡村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海派大篷车,不仅是流动的文化展台,更是沪喀两地情感交融的纽带。2025海派文化大篷车项目将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和互动交流活动,增进民族群众对海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了解,凝聚民族情感,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让文化交融的力量传得更远、影响更深。
原标题:《新民晚报“丝路燕语·海派文化大篷车”今天上午发车》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 杨洁 曹博文 萧君玮 李铭珅 陈梦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