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代人的意识里,对前苏联是有着深刻感情的。从小我们就学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苏联给我们树立了工农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榜样,并为我们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各种帮助。“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买张火车票,坐到莫斯科”,是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的歌谣。上中学时我们的外语课学的是俄语,“达瓦里希,哈拉硕,达斯维达你啊”,同学们互相比试着谁的卷舌音发的最标准。 “列宁在一九一八” “列宁在十月”“夏伯阳”“保尔柯察金”“攻克柏林”“侦查员的功勋”等苏联电影,让我们如醉如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大家在肚子饿了的时候,会学着瓦西里的腔调安慰自己。我们还热衷于阅读“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苏联小说。上大学时,我们接触到的“超高频电真空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课本,就是刘盛纲教授根据苏联专家列别捷夫的讲稿编写的。我们都充满激情地吟唱过“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喀秋莎”“小路”“山楂树”等苏联歌曲。
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
走进莫斯科
退休后,终于有了到俄罗斯去旅游的机会。2017年暑假,恰逢“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天马国际旅行社的小张经理,为我们选择了一条性价比高,非常适合我们需求的俄罗斯旅游线路。我和碧芳、钧钧三人与旅行团的同行们一起,从西安咸阳机场乘东方航空MU5009航班,开启了俄罗斯深度金环+庄园线路之旅。经过八个半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多到达莫斯科机场。
在酒店美美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开始游览。第一站是莫斯科郊外金环古城之一的谢尔盖耶夫镇,主要参观14世纪建立的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这里是东正教徒们的朝圣之地,蓝天白云下的教堂显得非常雄伟壮观,白色的墙体,绿色和蓝色的圆顶上,矗立着高高的十字架。“没有正义之人就不能解决问题,没有圣徒就没有城镇。”据说这里是俄罗斯地位最高的修道院,游客与教徒很多,做礼拜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年轻英俊身穿黑色长袍的修士在教堂里忙碌着,为了宗教信仰而默默奉献,使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崇敬之情。
谢尔盖耶夫镇
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建成于1995年5月。胜利广场西面是一座高达141.8米的胜利女神纪念碑,象征着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经历的1418个不眠的日夜。三棱形的碑身仿佛一把青铜利剑,直指长空,上面各种人物的浮雕,再现出战争中那些让人们缅怀的英雄人物与难忘的战役。纪念碑下是5层台阶,象征着5年艰苦战争,纪念碑两旁的大草坪上,用不同的植物拼出"1941―1945"两组数字,提醒人们和平的来之不易。广场东面的凯旋门,是为纪念俄国1812年的卫国战争而建立的。
毫不夸张的说,莫斯科的地铁车站,就是一座座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殿堂。旅行团一行人在导游带领下,乘电梯下到300米深的地铁车站,恰逢一趟列车驶来,那涂满画面的车头与车厢显得特别富丽堂皇。车站的墙壁上装饰着一幅幅不同风格的大型壁画与各种浮雕、雕刻。在革命广场站,我们看到“列宁演讲”的壁画,镶嵌在雕刻精美的木框内,与旁边许多副工农兵的雕塑与壁画,让游客们沉浸在“十月革命”的回忆中。
莫斯科地铁站绘画
莫斯科大学主楼前的草坪上长满了美人蕉,宽宽的绿叶中间刚吐露出的蓓蕾十分鲜红耀眼。钧钧和旅游团里延安来的小男孩胖胖一起,互相调皮着玩得很嗨,照相时他俩一手叉腰、一手飞扬的造型显得挺酷。这座世界驰名的大学,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声望,被誉为“俄罗斯学术的摇篮”。
著名的麻雀山(又名列宁山)观景台就在莫斯科大学正门的对面,站在这里可以俯瞰莫斯科河与城市的美丽景色,克里姆林宫、新圣母修道院、地铁桥和科学院主楼等建筑在夕阳下显得美仑美奂。据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耳熟能详的著名歌曲,就是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创作出来的。
美丽的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畔风光无限
在浏览了莫斯科一些景点后,我们乘旅游车沿着伏尔加河畔,前往特维尔市。夏日的阳光撒在伏尔加河面上,波光粼粼,两岸是茂密的白桦树林与广袤无垠的平原。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因此伏尔加河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我们的黄河、长江一样,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著名画家列宾创作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以及歌曲《三套车》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的歌词,都给我们这些中国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维尔市民
在河岸边的白桦林景点小憩后,我们来到了特维尔市,参观阿凡纳西航海家雕像与广场。不少当地的市民也在河岸边、广场上休闲度假,美丽的的伏尔加河贯穿市内,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诺夫哥罗德(原意为伟大的新城)在北欧神话中被视为东斯拉夫人的首都。小克林姆林宫位于沃尔霍夫河的左岸,是一个半径2公里左右的城堡,城堡中的圣索菲亚教堂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建筑,城堡中还有千年俄罗斯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俄罗斯历史上重要的统治者、英雄和文化名人的雕像。这里也是小镇上的一个休闲场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不少的游客。
1045年至1050年建造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俄罗斯保存最好的11世纪教堂,也是俄罗斯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教堂共有6个穹顶,中间一个最高,为金色,其他5个穹顶则为银色,这是诺夫哥罗德教堂的一大特色。在宏大的教堂内参观时,碧芳上卫生间后,被一位老修女领到一间黑暗的房间里,用俄语跟她讲话,碧芳很紧张,幸亏我来寻找,她才惊魂未定地跟我一起跟上旅行团继续浏览。
诺夫哥罗德
散落在沃尔霍夫河畔的一组组木屋民居和教堂,百年以上的历史沉积,已经让这些别致的纯木建筑披上了一层酱紫黝黑的外衣,虽有斑驳,但不失它的精巧和气势。
圣彼得堡冬宫
魅力四射的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位于北纬59°55' ,东经30°25',因此这里的夏天昼长夜短,十分迷人。它地处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今年恰逢十月革命100周年,游览圣彼得堡,看冬宫、涅瓦河上上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彼得堡罗要塞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于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圣彼得堡同龄。要塞中有圣彼得堡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
我们住的四星级酒店对面是圣彼得堡二战胜利广场,是为纪念二战中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和打破德国法西斯900天封锁的胜利而建立的。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一再强调要攻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列宁格勒,并狂妄地叫嚣一定要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掉"。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但未能得逞,而后进行了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150多万人死亡,140万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围攻终于在1944年1月27日朱可夫元帅率领下,亦即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战役的强烈攻势而结束。
圣彼得堡的夏天是最美的季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举行各种活动,享受这魅力无限的2017之夏。
冬宫又名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涅瓦河游艇上歌舞表演
在导游的游说下我们购买了自费项目——涅瓦河游船。坐在游船上,涅瓦河两岸的教堂、冬宫等古典而宏伟的建筑在缓缓移动,自动桥收入眼底。近距离观看阿芙乐尔巡洋舰、波罗的海出海口,让人浮想联翩。游船的小餐桌上摆放着饼干、鱼子酱、橙子、香槟酒和伏特加。一位身着士兵服的俄罗斯演员拉手风琴为即将开始的歌舞表演进行预热暖场。简捷的红色幕布上用汉字写着:“中国和俄罗斯是永远的朋友。”演员们身穿士兵服英姿飒爽,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蓝色的大眼睛,轻快的舞姿,表演着轻松活泼的舞蹈。那些耳熟能详的苏联歌曲使我们想起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和苏联两国人民的友谊。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工程都是苏联援建的。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联盟成了“东风压倒西风”、战胜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坚强基石。演员们邀请中国游客一起唱歌跳舞,游船上的气氛高涨起来。游客们在香槟酒、伏特加的作用下,和俄罗斯演员们一起,载歌载舞,很是热闹。
走进叶卡捷琳娜宫时恰逢周末,草坪上正在上演一场歌剧,爱好音乐艺术的市民们在舞台下看得兴致勃勃、如醉如痴。叶卡捷林娜宫又称皇村,是彼得大帝送给叶卡捷琳一世而修建的,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宫殿长达306米,天蓝色的外表耀眼夺目,洋溢着喜庆气氛,造型丰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结构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得单调呆板。皇宫教堂那五个圆葱头式尖顶在碧空下金光灿灿,几乎从园内任何地方都远远望得见。
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俄罗斯海军节。这一节日是1939年原苏联政府作出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决定时确定下来的。为了迎接今年的海军节,在波罗的海入海口,停泊了一些军舰。在十二月党人广场上也有一些军人在进行排练。钧钧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两位年轻的海军战士合影留念。
夏宫花园坐落在一个独立的小岛上,四周河水环绕,北临涅瓦河,东接喷泉河,西侧邻接着天鹅运河及南面的莫伊卡河。彼得大帝时期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大帝每年都来此度夏。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
夏宫花园
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位于圣彼得堡市莫伊卡河拐弯处里侧、日本总领事馆对面。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国伟大诗人、近代文学奠基人。普希金1799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2岁入读圣彼得堡皇村中学。读书时,普希金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29年发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从此小有名气。之后,他在诗歌、小说等领域非常活跃,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他还创作了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以及戏曲《鲍里斯·戈东诺夫》等作品。俄罗斯人尊之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晚上,我们从圣彼得堡火车站乘坐火车返回莫斯科,离开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城市。
莫斯科大学
返回莫斯科
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游览了克里姆林宫、红场,从远处瞻仰了列宁墓。首先看到的是卡尔•马克思塑像,100年前,在这位伟大导师的共产主义理论指引下,俄国布尔什维克们在列宁领导下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
俄罗斯海军节
走进克里姆林宫,沿墙耸立着20余座精美的塔楼。宫内建筑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古典俄罗斯式的大克里姆林宫是政府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导游告诉我们普京的办公楼就在前面,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看。
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三位值得敬仰的大帝,那就是彼得大帝、中国的康熙大帝和现在的普京大帝,可见普京在俄罗斯民众中拥有崇高的威望。导游为我们讲述了普京如何从一个学习法律的学生,成为一位克格勃领导的传奇经历。为了拯救自己的老师,他冒着生命危险用飞机将老师送到国外。他的英雄举动赢得了俄罗斯人民的尊重和叶利钦的信任。为了不被堵车他经常自己驾驶直升机而准时上班。
离开克里姆林宫,我们观看了莫斯科大马戏团的精彩表演。
晚上,乘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离开莫斯科,经过九个小时的飞行,回到了依旧炎热的西安。而俄罗斯之旅的一幅幅动人场景,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游客的心头。(图:亓德洲摄)
2025年10月20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