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学时学过《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意思是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就决定前去学习。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邯郸,果然见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势十分优雅,走起路来仪态万千,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翩翩风度。少年赶紧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人家迈左脚,他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他却怎么也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姿势比以前更难看了。
哈哈一笑之余,有没有想过当年为什么邯郸人步履优美?因为邯郸曾经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在当时可是个繁华的地方,各国的商人来往文化交流频繁,甚至影响到周边的诸侯国,而且邯郸还是个礼仪之邦。据说很多王公贵族、文人墨客都聚集在这里,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甚至连走路都成为一门艺术,这也是邯郸学步的来源。
遗憾的是,邯郸后来没落了,直到现在也是起色不大,站在学步桥旁,看着步履匆匆的当地人,全然看不到当地历史上曾经非常优美的走路姿势,三千年历史的古城也只是在梦里了。当然,如果用心找一下,会发现现在桥栏杆上刻着小铜人,模仿古人走路的样儿,还是挺有趣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