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越秀地处广州中心,有“千年商都核心”之称,海丝文化底蕴深厚、商贸繁华。
这一次,我们将沿着2025年越秀区海丝文旅周的足迹,寻找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海丝印记”,回望越秀那段“通向世界”的灿烂年华。
欢迎来到“越秀慢故事·海丝篇”!
「越秀慢故事·海丝篇」的第四站,我们来到了六榕街。
作为广州传统中轴线上跨越2000多年历史的重要街区,六榕街不仅串联起六榕寺、南越文王墓等海丝史迹,更以市井烟火延续着中外文明交融的基因。漫步于此,历史从未被时间封存,而是活在街角的咖啡香、老铺的食味与社区的创意中。
六榕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寺内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留下了不少历史名人的足迹。宋朝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因寺内六株榕树题写“六榕”匾额,让这座古寺名扬天下。
六榕寺花塔,是岭南地区唯一瘗藏佛舍利的宝塔,因此成为六榕寺的特色标志,故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南朝时,昙裕法师经海路从扶南(今柬埔寨)迎回佛舍利,供奉于寺内花塔。
花塔曾是商船辨识广州的标志之一。王勃在此写下长篇塔碑,见证海丝路上的文化交流。登塔远眺,檐角铜铃轻响,仿佛仍能听见千年前商船靠岸的喧嚣。
南越文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也是目前岭南地区已发现的陵墓当中,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墓主人身份最高的汉代陵墓。这里出土的舶来品,揭开了广州作为海丝先行者的秘密。
南越文王墓坐北朝南,凿山而建,墓室构筑在海拔70多米的象岗山腹心深处,由红砂岩砌筑,墓坑采用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做法,凿成“士”字形平面的竖穴,仿照“前堂后寝”的形制由七个墓室构成,前面三个室分别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面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和后藏室。
陵墓内共出土随葬品1000多件,包括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丝缕玉衣和“文帝行玺”的金印最为珍贵。
丝缕玉衣
“文帝行玺”金印
同时,南越文王墓出土了一批直接来自海外的遗物,包括原支非洲象牙、产自西亚的乳香、来自波斯的银盒等,这些都属于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批舶来品,成为了广州自秦汉开始海外交通贸易的直接物证。墓主身穿的丝缕玉衣,以及船纹铜提筒上雕刻的海船,印证了南越国发达的航海能力。
乳香
银盒
此外,一批具有海外文化风格的遗物,如至少在技术上受西方影响的焊珠金花泡和蜻蜓玻璃珠饰等,也反映了两千多年前中西方的科学技术交流。
在这里,一件文物就是一个远航的故事。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代诗人笔下的流花湖,因宫女们每日晨妆时,将隔夜残花掷于水中,水上落英缤纷而得名。
在碧波荡漾的流花湖湖面下,藏着两千年前的兰湖。从秦汉到宋,兰湖是广州城西北优良的避风港和码头区,也是中原与海外商客沿南粤古驿道水路抵达广州的站点。有了兰湖作为中转站,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在此集散,让广州得以更好地对接海外贸易,成为当时的国际贸易枢纽。
同时,兰湖周边是文化交融之地,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带来异域文化,隋唐时南海县属设于湖畔,东汉的朝汉台、余慕亭是文人雅集场所。
虽然兰湖已逝,但它曾滋养广州外贸,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融合,是海丝水脉的鲜活见证者。
如今的流花湖,现代叙事同样精彩:上世纪,中苏友好大厦在此落成,成为广交会的发轫之地,延续海丝商贸传奇;流花湖周边的创意街区、快闪演出、艺术展演等,更让古老湖山焕发新声。
旧南海县社区因明清南海县衙得名,这里曾是华侨归国聚居地,中西建筑并存。如今,社区通过微改造变身文艺据点。
如今漫步在旧南海县,你会看到传统西关大屋旁开着时尚咖啡馆,民国洋楼里藏着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古老榕树下摆放着现代艺术装置。这种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不仅没有削弱街区的历史感,反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张力,使这里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
这里没有沦为尘封的博物馆,而成为持续生长的活态社区。老居民依然在这里生活,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新创客则带来创新理念,为老街区注入新活力。
2025年越秀区海丝文旅周
旧南海县社区文化
导赏打卡活动
⭐社区内设置全运会知识及海丝文化小科普,打卡可兑换文创周边礼品;
⭐户外体育主题电影展播;
⭐“古今运动项目”互动摊位;
⭐辖内设置打卡装置,全运会吉祥物人偶现场互动。
【活动时间】
10月16日(星期四)至20日(星期一)
【活动地点】
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
“芳菲赛道织锦绣 全运风尚满六榕”
六榕街道第二十届花艺秀
系列活动精彩回顾
活动于今日上午,在流花湖公园蒲林广场举办。开展“花漾全运”插花比赛,以花艺竞技,贺体育盛会。
组织六榕地区文艺团队献上“艺彩全运”文艺演出,艺体融合,喝彩全运。
联合高剑父纪念馆开展“雅韵全运”国风雅集,设置非遗古琴体验、古法香事体验、金石传拓体验、宋式点茶体验、茗茶品叙等非遗国风摊位,承国风雅韵,添全运华彩。
开展“活力全运”趣味运动会,全民欢动,喜迎全运。
西华路是广州的宝藏美食地,可追溯至清代的街道保留着传统市井风貌。短短几百米内密布各类美食店铺,更有经营数十年的老店,呈现地道的广式风味。
快快收藏这张
包含了旧南海县社区、西华路等
超全打卡地的
六榕街全域美食地图
点击查看大图↑
趁着周末
和朋友们一起好好逛逛吧!
↓↓↓
海丝文旅周攻略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往期
摄影:钟涌、李文博、欧广傑、李汉晖、李岚
编辑:强薇
校对:蔡伟英、龚湘怡
责编:蒋锦彤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