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人民广播创建80周年惠民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10月18日,由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的《声歌嘹亮》——鞍山人民广播创建80周年惠民文艺演出,在风光旖旎的千山景区隆重举行。鞍山广播人从幕后走到台前,用声音与艺术的碰撞,展现出新时代广播人的风采,为钢都市民和来鞍游客,奉上一场高质量的文化盛宴。演出活动吸引了千余名听众和游客前来观看,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本次演出既是对鞍山广播事业发展的回顾,更是对广播与听众之间八十年友谊的一次重温。演出开始前,大屏幕上播放的《唱响钢城》短片,通过一帧一幕的镜头,串联起鞍山人民广播与钢都人民共筑家国梦、同赴新征程的光辉历程,见证了鞍山人民广播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八十载非凡岁月。
当旋律响起,舞台成为广播人传递热爱的主场。主持人乐伦带来的原创歌曲《欢乐音符》率先登场,明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瞬间点燃全场,将广播人的活力与热情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主持人筱蔓携手振峰公益团队志愿者共同唱响《亲爱的你》,温柔的歌声里,有对平凡生活的礼赞,更有对公益初心的坚守,唱出了“广播与民同行”的真挚情怀。
时光流转,经典永恒。1992年,鞍山人民广播推出首档直播板块节目《相会在虹桥》,热线电话里的家长里短、人生故事,曾温暖了无数钢都人。三十余载过去,当年主持这档节目的“黄金搭档”——孟凯、慧明、李巍、海默四位老广播人再度聚首,以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朗诵《我心中的广播》,重温流金岁月、电波情怀,瞬间勾起全场观众的集体记忆。
古今交融,幸运相伴。主持人邹琳与鞍山汉服协会联袂呈现的汉服笛子表演《盛世华章》,让观众在丝竹之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陪伴钢都人32年的《铁锋帮你忙》节目主持人铁锋,带着“健康大礼包”走上舞台,将健康与幸运送给观众,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作为“鞍山广播评书”这一全国知名文化品牌的打造者,鞍山人民广播自1955年起,便与杨田荣、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石连君等评书大师深度合作,让“评书之乡”的美名传遍大江南北。此次演出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石连君老师受邀登台,一段评书贯口《排兵布阵》气势如虹,一段故事《对诗》妙趣横生,精湛的表演展现了评书艺术的独特魅力,台下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惊喜不止于此。被誉为“草原天籁之音”的国内知名蒙古族女歌手乌兰托娅也专程赶来助阵,她带来的《火红的萨日朗》《我要去西藏》《套马杆》三首经典曲目,将辽阔的草原风情与钢都的豪迈热情交相辉映,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电波传情,千里同心。在这一特殊时刻,来自省内兄弟城市的广播电台也通过视频,送来真挚的祝福,见证鞍山广播的成长与荣光。曾做客《第一书记的朋友圈》节目的海城四位驻村第一书记、默默支持广播人的家属、陪伴鞍山广播走过数十年的忠实听众、积极参与节目互动的球迷朋友等,也纷纷用自己的方式为鞍山人民广播送上祝福。
“就在今天,我们绽放笑脸;就在今天,我们走向前……”演出尾声,鞍山人民广播全体主持人共同登台,合唱一曲《就在今天》。激昂的旋律、坚定的眼神,不仅为此次惠民演出画上圆满句号,更唱出了鞍山广播人继往开来的决心与担当。
1945年至2025年,鞍山人民广播电台从烽火时代的简陋设备起步,如今已成长为集新闻宣传、文化传承、公益服务于一体的主流媒体。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民生服务的践行者,鞍山人民广播用永不间断的电波搭建起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桥梁,用有温度的声音凝聚起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城市共呼吸,和人民同进步。
站在八十年的历史新起点,鞍山人民广播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融媒之力拓展传播边界,以创新之笔讲好鞍山故事,让承载着钢都记忆与百姓情感的电波,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劲的生命力,续写钢都鞍山的崭新华章。全媒体记者 杨海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