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一列马队向山地草原深处走去,马背上的游客们正在体验“重走骑兵路”红色主题骑行。这条“骑兵路”的起点,正是“8·11”葛根庙抗日武装起义旧址。
1945年8月11日,葛根庙北山上一声枪响划破黎明,600多名爱国青年在此誓师起义,击毙日本军官,拉起反抗侵略者的旗帜。后来,这支起义队伍中的一部分成为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的重要力量,先后在肃清日伪残余、保卫“五一大会”、解放东北战争中屡建奇功。
兴安盟是一片红色热土。近年来,当地在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发了百余种红色文创产品,让人感受到这片红色热土的文化魅力。
“欢迎来到五一会址!”身穿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牧民代表”演员热情地引导游客步入1947年的历史现场。这部首个以“五一大会”召开为背景编排的沉浸式情景短剧《五一大会》,让游客仿佛亲历那一历史时刻。
如今,五一会址连同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乌兰夫办公旧址、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被合称为“一馆三址”,是当地红色文旅矩阵的核心,年接待参观游客90万人次。
“我们持续加大红色旅游投入,推进革命遗址保护修缮与展陈创新。”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王天凤表示,2024年,兴安盟投入895万元用于革命遗址的展陈提升,优化声光电系统与空间装饰,显著提升了参观体验与教育效果。“一馆三址”红色矩阵作为文旅融合的亮点,吸引了更多游客走进红色场馆。
为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兴安盟多措并举:创排《曙光初照》情景剧;打造线上AR实景红色文化博物馆;推出“兴安红色之旅”精品线路,打造系列主题沉浸体验——在五一会址“亲历”历史时刻,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聆听”穿越时空的电波,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听“小小红色讲解员”回顾光辉历史。
2025年1月至9月,兴安盟已举办260余场文旅体活动,近三成活动融入红色主题。王天凤说,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兴安盟将红色文化、森林草原雪景、温泉资源、民俗节庆有机融合,推出泉心颐养·雪境温泉之旅、森林呼吸·极境逸趣之旅、驭雪穿林·野性驰骋之旅、红星北疆·初心溯源之旅、鲜萃雪野·近郊拾趣之旅等五大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精品线路,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记者恩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