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取“昌盛吉祥”之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它从东西北三面环抱乌鲁木齐市,州域总面积7.35万平方公里,生活着汉、回、维吾尔等42个民族,拥有“新疆天山”和“北庭故城”双世界遗产,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电源输出地。
努尔加大峡谷
昌吉回族自治州名字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昌吉”本为“仰吉”之转音,原系突厥语,意为“新”,《突厥语大词典》和《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里都记载有“仰吉八里”,即新城之意,“昌吉”之名大致是由张堡、仰吉八里、昌都刺或昌八里等名逐渐演变而来。1954年7月15日,昌吉回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3月11日,昌吉回族自治区改名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名称正式确定。
老龙河胡杨林
昌吉州目前共有下辖乡镇81个,建制仍为镇且历史较为悠久的四大古镇,通常认为是六工镇、北庭镇、三台镇、老奇台镇,以下是具体介绍:
六工镇:位于昌吉市境中东部,东与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米东区长山子镇接壤。“六工”地名始于清代,因渠而得名,清代光绪四年(1879年),左宗棠的西征军收复北疆后,留下部分士兵在昌吉县六工屯田,开挖了六工渠,随之产生了“六工”这一地名。
北庭镇:位于吉木萨尔县,是唐代北庭都护府治所遗址所在地。汉置戊校尉,耿恭屯田,为西域门户;唐设北庭都护府,为天山北麓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如今北庭镇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北庭故城遗址,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台镇:位于吉木萨尔县,历史悠久,唐时为丝绸之路北道重要驿站,清乾隆年间设三台塘,为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1984年,吉木萨尔县恢复乡镇建制时,三台公社变更为三台镇。
老奇台镇:位于奇台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县,名曰“靖宁城”,即老奇台镇,曾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清末民初,古城计有大小商号690家,“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是其真实写照,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美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