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敦煌
文图/张耀宇
敦煌市,别名沙州,为甘肃省辖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省西北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官方数据中敦煌市常住人口18.2万人。
敦煌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上古时期,就有人类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敦煌称瓜州,秦汉之际,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西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行,从此开通丝绸之路,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敦煌郡。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李世民将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一举铲除,确保了丝路的畅通。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延续近两千年的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敦煌市境内有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古代丝绸之路路上的两大边关阳关、玉门关等名胜古迹。
金秋时节,当我跟随#丝路遗迹寻踪河西#采风团一行来到敦煌后,此前阴雨绵绵的天气,奇迹般地放晴了。通常来说,敦煌的旅游一般主要有三条线路:
第一条叫做东线,向东到瓜州,有榆林窟、大型雕塑群(大地之子、无界、汉武雄风等)、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等。第二条叫做西线,有敦煌古城、丝路遗产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雅丹魔鬼城等。
第三条是市区线,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馆、敦煌夜市、敦煌书局、又见敦煌、乐动敦煌等。
按照行程计划安排,此次敦煌市采风主要围绕三局:敦煌食局,敦煌书局和敦煌印局,以及鸣沙山月牙泉万人星空演唱会,开展沉浸式地采风创作。
敦煌市区内街道整洁有序,建筑普遍层高不超过六层,自我感觉是河西所有城市中最美好的地方,这里的楼房错落有致,这里的柏油路宽阔顺畅,就连这里的出租车是崭新的。和所有城市一样,这里也有各种兜售水果的小摊贩,更有每到晚上就会准时开始,充满了人群的夜市和无数的烧烤摊。这里还有一条党河穿城而过,在妙街前的桥头,百余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无论春夏秋冬党河安静地在流淌,清澈的河水里,有可爱的的鱼儿在来回游动,为整座城市增添了一丝灵气。
在党河边的北面就是敦煌书局,如果你有空闲时间,可以在里面坐一天,去阅读关于敦煌莫高窟和关于佛教石窟的各种书籍,敦煌书局打烊的时间也很人性化,一直营业至晚上九点。
夜幕降临走出书局,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美食的天堂——敦煌食局了,这里从下午五点开始就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当你踏入敦煌食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灯光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敦煌食局顾名思义就是美食荟聚的地方,食局内各种特色美食整齐排列,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让人食欲大增,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当你迎着晚风,徜徉于敦煌食局,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商业元素完美融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敦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党河两岸没有很好的楼房和建筑物,这也是这座城市,留给游人最美好的记忆。敦煌这座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城市,也没有多到要数不尽的路与路交错。漫步在城市中街头,处处都有“飞天”女神雕像,据统计,敦煌“飞天”共有4500余身。她们都“藏”于敦煌的诸多壁画当中,尤其是经变画中。现今敦煌市区的中心地标建筑便是取自于飞天的经典造型——“反弹琵琶”。
沿着党河向南大约两公里左右,有一座仿古建筑,这里便是敦煌印局。敦煌是丝路明珠,千年文明在此交汇,孕育出璀璨的艺术瑰宝。印章,作为中华文明的独特符号,从古至今,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诉说着文化的传承,它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以物载道的东方哲学:"印者,信也"。而敦煌印局应运而生,以传承敦煌文化为矢志不渝的使命,经过敦煌文旅人别具匠心地不断完善,敦煌印局将印章作为链接古今的桥梁,打造成为了“传承与创新”的新兴文化时尚地标,开启了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新篇章。
当下火热的盖章游,正悄然成为旅游体验的新风尚。为了能让游客们有一种全新的探索方式,敦煌印局印务所打造了丰富多元的敦煌印章,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盖章仪式”。这里不仅是旅游集章爱好者的天堂,更是研学的绝佳去处,以印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拓片印研学课”,带你深入探寻敦煌印文化的奥秘,旨在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亲手体验拓片制作技艺,深入了解并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细细想来,北有敦煌书局,南有敦煌印局,两者中间夹着敦煌食局,整体布局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风水绝学,南有祥光北有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散文《莫高窟》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会聚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许多年后,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推出的万人星空演唱会,似乎应了余秋雨这位文学大师所愿。那晚跟随采风团一行,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一场激情与梦想的碰撞。听现场讲解员说,2024年6月15日,首场正式组织的“万人星空演唱会”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成功启幕。这场演唱会以沙山为幕、游客为星,半月悬挂天空映照着月牙泉,数万游客挥舞荧光棒和手机电筒,将夜空点缀得星光熠熠。
演唱会充分利用了鸣沙山月牙泉的自然景观,以沙漠为舞台,以星空为幕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演出环境。在演出内容方面,精心挑选耳熟能详的歌曲,涵盖流行、民谣、经典老歌等多种风格,如《离别开出花》、《大中国》、《七里香》、《我和我的祖国》等能够引发全场大合唱的曲目。这些歌曲跨越不同年代和风格,能够唤起各年龄段游客的情感共鸣,形成了强烈的参与感和沉浸式体验。
幸运的是,这次采风团正赶上了万人星空演唱会的末班车,参加了今年最后一场的收官演出。
当我们穿着鞋套,脚踩细沙,置身于鸣沙山上,看着一轮明月从月牙泉边徐徐升起,此情此景,不就是每一个人向往的诗与远方吗。演唱会的另一大特色是 “每个人都是主角"”的理念。与传统演唱会不同,这里没有遥远的明星偶像,游客自身就是演出的核心。正如主持人在现场所言:“这场演唱会没有大明星,你们就是最大的明星,每个人都是演唱会的主角!”这一理念彻底打破了表演者与观众的界限,通过集体歌唱行为构建了临时性的情感共同体,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音乐中,建立起短暂却深刻的情感联结。
在当晚演唱会结束后,乘坐摆渡车返回的路上,我身边坐着一位五十岁左右,来自宝岛台湾的学者型女士,她的表情还沉浸在万人星空演唱会《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歌声中,眼角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泪花。
在敦煌,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脉搏上,每一眼都望见文明的交融。不到敦煌,不知中国之浩瀚;不见莫高,不懂艺术之精微。风沙吹走了岁月,吹不走敦煌壁画上飞扬的神采与永恒的慈悲。
敦煌,一部刻在岩壁上的百科全书,一场持续千年的艺术盛宴。
再见,敦煌!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