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刘萍
国庆黄金周虽已落幕,但威远县的旅游热度却未见“降温”。据威远县文旅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0.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 3.7385 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这股“乐享威远”的秋季旅游热潮,在假期结束后依然于川南大地持续涌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威远何以能持续“圈粉”,保持如此高涨的人气?其秘诀正源于那些底蕴深厚、品类丰富的“板眼”,让游客们常游常新,流连忘返。
“板眼”一
穹窿风光
自然生态持续吸睛
秋意正浓,正是探访威远世界级穹窿地貌的最佳时节。连日来,被誉为“威远第一山”的俩母山持续迎来登山客流,游客们在秋高气爽中登高望远,将云雾缭绕的穹窿奇观尽收眼底。石板河景区内,亲水步道上依旧游人如织,清澈见底的河水和沁人心脾的空气,持续为都市游客提供着“森呼吸”的惬意体验。这片大自然的独特造化,正以其恒久的魅力,持续吸引着八方来客。
“板眼”二
乡村“坝坝宴”
体验热度不减
黄金周期间,位于穹窿腹地的古佛顶旅游景区凭借连续8天推出的“古佛顶坝坝宴”成功“出圈”。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极具乡土特色的旅游产品热度持续至今。数十张方桌沿古驿道依次排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威远羊肉汤、一盘盘地道的乡村九大碗,让游客在秋日暖阳中体验着“吃在当季、食在乡土”的纯粹快乐。
“板眼”三
红色印记
精神传承备受青睐
红色旅游在这个秋季持续焕发活力。连日来,红村石油大会战旧址、威远煤矿陈列馆等红色地标持续迎来参观热潮。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岁月,感受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
“板眼”四
“三威”工业史
时代记忆引发共鸣
威远深厚的工业底蕴同样展现出持久的吸引力。依托“威远气田”“威远钢铁”“威远煤炭”的“三威”工业史,正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经过保护性开发的工业遗址,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能够直观了解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感受一代代建设者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这种独特的工业旅游体验,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引发游客情感共鸣。
“板眼”五
田园“慢生活”
特色物产引爆乡村游
除了重点景区的持续火热,威远的广大乡村凭借其独特的物产资源展现出强大吸引力。作为“中国无花果之乡”和“中国七星椒之乡”,威远的田园之旅自带令人垂涎的风味。在向义镇等无花果核心产区,游客们深入田间地头,亲手采摘品尝新鲜甜糯的无花果,或是选购各式无花果深加工产品,尽情体验“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甜蜜魅力。与此同时,威远特产七星椒以其独特的香辣口感征服了无数游客的味蕾,成为必购的伴手礼。在众多静谧的农家小院里,用七星椒烹制的特色菜品和地道泡菜,让游客在体验农事之乐的同时,享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味觉盛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