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这天,北京下了场挺猛的雨,从凌晨三点就没停,天亮的时候雨丝都织成网了,长安街上车开得慢慢的,行人都低着头躲雨。
但毛主席纪念堂前不一样,愣是聚起了不少人,排的队都快有百米长,没人因为下雨抱怨或者走掉。
雨中的队伍里,藏着好几代人的心事
我查了下当天的天气数据,城区平均雨下得不算小,大兴那边有的地方一小时雨就挺大。
而且纪念堂的预约名额,早一周就满了,当天去的人超1.2万,比平时还多不少。
这事儿让我觉得,大家来这儿不是随便逛逛,是真有念想。
队伍里有个叫王建国的老爷子,75岁了,从河南坐高铁来的。
他以前是知青,在陕北待了十年,背包里还装着张1970年的老照片,是他在延安宝塔山下和战友的合影,背面写着“永远跟党走,永记毛主席恩”。
本来想这老照片可能就是个纪念,后来发现不是,老爷子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现在的日子”,这话里的感情不是装的。
像他这样的老人不少,有的被子女扶着,有的坐轮椅,雨把地面打湿了也没见谁退队,那目光看得出来很坚定。
还有个叫李长河的老兵,83岁了,穿的旧军装胸前全是勋章,还别着毛主席像章。
他参加过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的时候在天安门受过毛主席检阅,说那是这辈子最光荣的时刻。
走进纪念堂看到毛主席坐像,他突然停下敬了个军礼,雨水从帽檐往下滴,混着眼泪顺着皱纹流。
后来这一幕被人拍下来发网上,好多网友说“这是真正的信仰”,我倒觉得,这不是啥轰轰烈烈的事,就是一个老兵对老首长的心里话,简单又实在。
雨里的守护者:湿了鞋袜也没挪过步
队伍里的人带着心意来,纪念堂的工作人员和武警战士,那天也全在岗位上。
从早上六点到下午四点闭馆,没一个人歇着,我看到个武警战士,站在雨里特别直,鞋袜肯定早湿透了。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站在这儿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守护这份庄严”,平时路过纪念堂我也见过执勤的,但下雨天站那么久,换我可能真撑不住。
还有安检员、讲解员这些人,有的要连续工作八个多小时,纪念堂里温度恒定挺舒服,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得在外面疏导人群,雨也没少淋。
他们说“只要群众有需要,就一直在”,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其实挺难的。
下午四点雨停的时候,工作人员清理现场,发现台阶上摆满了花。
有菊花、百合,还有纸花、红领巾,都被雨打湿了,反而看着更鲜艳。
有个保洁员偷偷抹眼角,说“人民没忘记他”,我当时就想,这些花不是啥贵重东西,但每一朵都带着心意,比啥都金贵。
那天结束的时候,统计说有1.2万人进去瞻仰,没人喊口号,也没搞啥仪式,就是冒雨来一趟,跟心里的信仰对个话。
有网友说“雨中的纪念堂像灯塔”,我挺认同的,不是说这建筑多特别,是来这儿的人,还有守护这儿的人,把这份缅怀传下来了。
如此看来,这场雨没挡住大家的脚步,反而让这份感情更清楚了。
毛主席虽然不在了,但大家心里都记着他,记着他带来的改变。这种跨越时代的想念,不是靠说的,是靠一步步走出来的,靠一代代传下来的。
这大概就是为啥,不管下多大的雨,总有人愿意来这儿看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