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屐痕之二:10月2日,周四
撰文/陈益林 摄影/陈益林
早上起来,先到东方路上兰州拉面馆吃早饭。此面馆屋面不大,进深挺深。看来是个小夫妻店,一对小夫妻头脸清清爽爽,做出来的面筋道味好。28元一碗,一家三口每人各吃了一碗。
早上起床晚,等洗漱好,收拾好东西,时间已不早,待吃罢早餐,已近上午10点。不过反正也没急事,多走一点少游一点全由自己掌控,我们不做“暴走游族”。
儿子要去看商业展馆,而我不感兴趣,于是分道而游。
跟了党这么多年,更何况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资深党员,竟连红色的起点——党的一大会址都还都去参观过,真有些说不过去。而这回我们所住的地方离党的一大会址已近在咫尺,这次决计要去参谒一番。
上午第一站,即携妻共览一大会址。
花21元打的,15分钟即到黄陂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附近。
首先被一幢写有“上海博物馆”字样的的老上海建筑吸引。原以为这是民国时期上海博物馆旧址,但现在这幢老屋里面却开着一家咖啡馆。问了工作人员,说这不是民国上海博物馆旧址。咖啡馆挂上“上海博物馆”字样,这喙头不是一般的大啊……
这房子民国上海范挺足,吸引我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逗留了好一会儿。
旧上海市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74号长海医院内,由建筑师董大酉设计,1934年动工,1936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现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现在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与我原先想象的大相径庭。原以为古旧的石库门房屋内陈列满跟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和成长史紧密相关的图文资料,但参观完整个场馆,竟然一直没发现这样一些资料。用个“鸠占鹊巢”的成语当然属大不敬,但驻足馆内参观时真还冒出过这个念头。馆内陈列的全是“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精神展”。主办单位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莫非中共一大会址,为了形势需要,馆内内容常换常新?这样也好,让老游客们会有常看常新的感觉。
展馆内容很不错,免费讲解员水平也挺高。邓中夏与妻子李英、孩子的合照引起我极大的关注。据介绍,照片背后有一句邓妻用俄文写的话: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那个火红的年代火热的爱情真是让人怦然心动。
展馆内扣人心弦的事迹所在多有:
邓中夏被捕后,国民党企图利用共产党内的一些内部矛盾挑拨邓中夏对共产党产生不满,邓中夏义正辞严地回答:“一个患杨梅大疮的人,有资格嘲笑偶尔伤风感冒的人吗?”邓中夏面对狱中秘密党支部的询问时,他的回答是:“请告诉同志们,我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打得了天下的共产党人自有其过人的意志和品质。
在恽代英日记展示玻璃橱柜处,看了恽代英爱写日记的介绍,让我感慨遥深。
在母亲的指导下,恽代英14岁时就开始记日记。他把日记作为最好的修身方法和练习文字的方法,日记中严格解剖自己的言行,砥砺自己的品质。
现在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写日记的时间与习惯已剥夺殆尽。只会在题海中挣扎,根本无暇(或不会)反思改进提高的心灵何其孱弱!
河南青年领袖张霁帆烈士写给十哥的一封信,直读得人血脉贲张:
现在急想把病养好,注意养成一种向前干的精神,不回顾一切的既往,不忧虑一切的将来 (因为忧虑、回顾都是无补于事,而徒自苦),只猛勇的向前,专心致意于‘现在’,一点不放松的干去。只要有这种精神,无论干什么事,只要自己认为可以的,都自有乐趣,否则寻不出一条人生的适当的路。
只要血还热,足下便不会没有路。当年那些英烈们,是真正当得起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哪。联想到自己现在任教的高一学生,到高中还不到两个月,出现厌学悒郁的已为数不少。年轻人血在变冷,心渐向死,我为华夏忧和急。
郭纲琳、何宝珍、李得钊……身随红色洪流动,心佩革命英杰志,一路穿行,一路接受精神洗礼。
近12点才走出中共一大纪念馆。
出一大会址,向前走一段路,再往右拐,看到一个叫“楠书房”的去处。读书人对书房自然感兴趣,进去一探究竟。
上得楼来,发现所谓的“楠书房”就是富人书房的案几清供之类的摆放示范陈列展示馆。有人戏言:“高雅”“高雅”,只有出得起高价,才能享受典雅的生活。还真不无道理。楠书房中陈列的物件,对我们工薪阶层读书人来说,宜观宜赏而不敢购呀。
下午1点半,夫妻俩到新天地超市四楼又吃“费大厨”。因为昨天在“龙之梦”吃费大厨,儿子说有优惠券可用。大鱼大肉有点吃腻,点了一荤二素:小炒猪肝、有机胡萝卜炒鲜菌、鲜丝瓜焖鲍鱼仔,低糖红谷饭一碗。高阳酒徒几天不沾酒,有点想念,要了瓶小郎酒,就我一人喝。两人仅费110元。
两点05分吃完饭,喝完酒,近3点到达抗战纪念地——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因此得名“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英勇作战的旧址,显示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精神,在抗战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行仓库四周的道路取名光复路、国庆路、晋元路,满满的纪念味和爱国意。四行仓库那堵布满弹洞炮痕的墙壁前游人如织。这堵可叫英勇墙或称仇恨墙的建筑,以及近处的苏州河,在不少影视作品中见过,尤其是看了电影《八佰》,印象特别深刻。每看抗日剧或参观抗日日遗址,想起我堂堂华夏,对付一个小日本竟然费了十四年时间,总叫人意气难平。
随后我们进入光复路1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参观,从图文、雕塑丛中再次领略了八百壮士浴血抗战惊心动魄的场景。
因为纪念墙前,现在是大片的房子,我想弄清当年日本鬼子是从哪里出现的。4点半许出纪念馆,没走几步,就发现左近一条清澈的河流,想必这就是苏州河。当年日本鬼子应该是驾着轮船从苏州河上来吧。
读到过一些文章,曾描述苏州河是如何的脏乱臭,但眼前的苏州河河堤坚实美观,河水碧绿清澈,乌镇路桥附近正在进行摩托艇训练。多么平和而又热闹的景象啊,如果不是纪念墙、纪念馆之类的历史提示,这么和平美好的清江周遭,谁会想到曾经发生过那么惨绝人寰的绞肉厮杀?
我做了个视频,名叫《苏州河上的静好时光》,提示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日子。又写了首诗《从四行仓库到苏州河》,通过今昔对比,提醒人们忘记历史,无异于背叛:
墙壁跟树一个秉性
一旦受伤,伤痕到老
让所见者都所证
仇恨也许稀释
伤害将丑陋持久
执拗,哪怕狰狞
流水是一种
最易遗忘的事物
一茬一茬淘洗
枪炮声和对峙双方的鲜血
俱付诸东流
临流俯身,想打捞起
久远的呐喊声
夫妻俩生怕外滩人多,找不到好位置观赏和拍摄夜景,6点前就赶到到外滩,抢占了个好位置,观赏了半小时左右的江景。听人说今晚8点钟才会有节日灯光秀、焰火之类,于是先解决一下晚饭问题。6点半到一街之隔的老兴店,购餐需排除,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对白人老外情侣,不会讲中文,店员不会英语,双方手势比比划划,竟也完成了交流购餐。
我们花28元买上6个沟包,15元小米粥、黑米粥各一。简单吃了个晚饭。
吃完饭,又到江堤上。等到8点,没有发现焰火之类,也没有比6点多新增的灯光秀。但夜色浓了,外滩的堤岸、高楼光影齐开,渡轮的华灯共放,就足以营造出彩虹赛仙界如梦似幻的迷离效果。外滩人虽多,但没有我们原先想象的人挤人挤死人的状况。稍作捕捉,还是让我逮住了一个空档,在东方明珠塔正对面,跻身人群,贴近江滨扶栏,有很好的视角,观赏并拍摄外滩绮丽的夜景。
饱赏了外滩夜景后,打的回宾馆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情。鉴于近日上海打的,司机老是找不到我们的上车地点,夫妻俩想,在江堤附近打车的的话,我们很难准确定位,司机很难找到我们,于是我们特意穿过中山南路到延安东路,找到一个顶部有着巨大的莲花造型巨灯的酒店附近,在此位置开始打车,以为这下好定位,结果等了老半天,司机也找不过来。费了好多唇舌,最后才来了辆车。
昨晚与今晚都怪,打的到达的目的地都离我们下楬的酒店还有一里多远,导航就是不能直接导到我们酒店门前。即便智能化已十分发达的时代,人脑毕竟胜过电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