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国庆,行走中国,爱国在路上。以青年视角,观察今日中国,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在路上·青椒国庆特辑”。今日跟着湖南师范大学李琛走进湖南邵阳,从崀山的“生长纹”中看见土地内在的蓬勃力量。
崀山的地貌与人身体的“生长纹”。
□李琛(湖南师范大学)
去崀山的路上,我穿着短牛仔裤,再被朋友问起了大腿根上的白痕是怎么回事。我告诉她,那是生长纹。
皮肤会记得生长的急促。当骨骼与脂肪在某个夏天突然拔节、膨胀,那些藏在皮下的弹力纤维便来不及舒展、适应,最终在肌肤上,扯出一道又一道淡红的痕。随着岁月的进程,它们会变成银白色。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共有16个乡镇,包括8个镇、6个乡和2个民族乡。一路上,从车窗里望出去,发觉中国的小县城,好像长着同一张脸。我老家划属北方,沿途景观与新宁并无大的差异。小县城的街巷、学校、医院,就像皮肤下的弹力纤维般,在快速生长的时代前,带着沉重的枷锁追赶,然而总是跟不上,成为“过去”的疤痕。而后,大路开始四面通达,规整的小别墅区在山野间成片显现,旅游区又刷上一层油漆……旧痕与新景在视野里拉扯、交错,成了小镇生长的独特纹路。
崀山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我们坐索道上山,被山顶的佛音召唤,再决定爬很短的距离到天宫寺。往下望,石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峰林竞秀、错落成趣,这是丹霞地貌,契合上几年前强记的地理课本里那段。
崀山地貌。
地壳抬升使得岩层裸露出来,流水与风力顺着岩石肌理缓慢牵拉、切割,于是,天一巷的狭长裂缝被“扯”现;辣椒峰的陡峭棱线被“拉”出;扶夷江沿岸的崖壁,带着水流长期轻柔摩挲过的褶皱。
这些纹路不是突兀的断裂,而是岩层在力量作用下,从完整走向错落的生长印痕。崀山的“生长纹”,蕴藉着土地内在的蓬勃力量,见证了大地的亿万年变迁。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身体上的疤痕感到自卑,而大自然不仅包容了所有疤痕,并且还给予我另一种解释:生长纹,是过去生命力之欲望的显化。你看见它们,其实是看见了山之躯体、人之躯体过去发力、受力的奇迹。
梵香缭绕里,我感受到不可说的、极为精深的敬畏。当你同时在大地与乡镇、自己身上认领同样的结构时,你会突然畅通、清明、释然了。你看看这宇宙的奇妙与精彩啊,它们为你而来,因为它们都是你。活着这件事本身,原来就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关心土地与远方,何尝不是在研究自己?
乘坐缆车上山。
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话,很多朋友表示喜欢:“当你感到前方很黑暗,身体很紧绷时——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喜马拉雅山上一株贴地小小青蒿吧:你裹着淡绿细叶,扎根在海拔五六千千米的碎石坡上。风裹着雪粒擦过,你轻轻晃,不绷也不躲,头顶是淡蓝的天,身下是沉实的岩,只安安静静待着。”
现在,从岩石之断裂处再醒来,我想说的是:秋天很美,请把自己想象成宇宙吧!其实,没什么是超出你的,亦没什么是不好、不美的。臣服于这同时折射出所有可能性的当下,放弃控制与被认同的想象,像流水顺应山石,像青蒿顺应风雪,像小镇接纳新旧的交替——因为面对这既定的、安稳的、客观的一切,你只能说:“好好好……”
善哉,善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