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假期全国各地景区人潮汹涌,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再次打破历史纪录,按理说各大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应该赚得盆满钵满。
但现实并非如此,对比往年同期数据,2025年国庆假期人均每日消费113.9元,同比下滑13%,这届游客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不住酒店住帐篷
这届年轻人旅游“该省省”
此次国庆,年轻人把旅游玩出了“新境界”。
有人沿着国道自驾,走到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扎营,省下几百元一晚的住宿费;还有人带着折叠帐篷去景区,白天逛景点,晚上就在景区周边的合规露营地落脚,连景区周边溢价的民宿都一并“绕开”。
“不是住不起酒店,而是不想被宰”,24岁的阿清分享了他的国庆行程:7天辗转5个城市,全程使用可折叠帐篷,住宿成本仅花费了几百元。他算了一笔账:同等行程下,住经济型酒店至少需要2000元,并且地理位置还不太好,而帐篷的灵活性让他能随时追赶日出、星空等“限定景观”。

他的行囊里,装的是压缩饼干、大号保温杯等必备用品,对他而言“景区里10元一瓶的矿泉水?不存在的。”
年轻人睡帐篷
是不愿成为镰刀下的“韭菜”
因为一年大部分人的出游时间都集中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酒店、民宿等大部分时间都是旅游淡季,只有这些时候大赚一笔,才能平摊全年的运营开支,市场的供不应求也导致住宿价格的水涨船高。
据澎湃新闻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庆期间,大多数城市的酒店价格较9月28日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豪华酒店方面,国庆期间价格涨幅相对较小,经济连锁酒店国庆期间价格上涨较为明显,民宿价格则出现了较大波动。统计显示,成都、重庆、西安、大连等城市的民宿价格飙升。如大连的某民宿,平台显示,该民宿9月28日价格仅为53元,10月1日涨至589元,涨幅高达1011%。
订单来了报告数据显示,2025国庆假期全国酒店入住率37.12%,平均房价519.28元,平均客房收入192.76元;全国民宿入住率38.52%,平均房价825.39元,平均客房收入317.94元。对比去年同期,今年酒店民宿平均房价涨幅超20%,但入住率双双下跌,最大跌幅超30%。

毕竟游客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与其为翻倍的住宿费“买单”,不如用更灵活的方式掌控旅行。在社交平台上,#国庆帐篷旅行攻略# #零消费旅游指南# 等话题下,年轻人分享着自己的“省钱秘籍”:有人提前查好城市周边的免费露营地,自带水电设备解决基础需求;有人组队拼车,分摊油费过路费;还有人带着便携卡式炉,在合规区域自己做饭,连景区里动辄几十元的盒饭都省了。
虽然游客千千万
景区同样也“吃不上饭”
景区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社交平台上有用户吐槽“祖国的河山又不要钱,你们圈起来就要收费,收完了还要说亏损”,这番吐槽受到了诸多游客的认同。
这种吐槽背后,其实是景区经营困境的一种直观反映。随着年轻人睡帐篷、自带装备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景区传统的门票、住宿、餐饮等收入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
以往,景区依赖游客的门票收入以及景区内的二次消费来维持运营和盈利,现在大家出游首先选择那些不收取门票的景区,即便去了收费景区也精打细算,园区内的观光车、索道、付费游乐项目能不坐就不坐,特产美食、文创商品直接拍照识图在线上购物平台下单直接寄到家,餐饮上,游客自带各种零食和饮用水,坚决不为“溢价”买单。

对于景区而言,收取门票为了让游客能够安全、有序、可持续地欣赏到这“河山”,虽然“资源”本身无价,但“服务”和“保护”需要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景区修建和维护步道、护栏、厕所、垃圾处理系统、消防设施这些都需要花钱,没有景区配套服务,可能垃圾早已堆积成山。
这届年轻人旅游
是真不愿花钱了吗
并非如此,这届年轻人旅游,还是很舍得为“热爱”买单,他们的消费重心正朝着更注重体验感、个性化和精神满足的方向转移。
例如音乐节,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国庆前三天举办的音乐节数量分别为12、27、22场,累计票房超2.2亿元,最高单日最高票价达888、999元,加上黄牛溢价,上千块钱的门票大家花起来也不眨眼。

还有体育赛事,国庆期间,在北京首钢园举办的2025WTT中国大满贯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近8800万元的门票收入更是创下WTT赛事销售纪录,同比增长高达54.3%,火爆人气蔓延至整个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几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
在体验类消费上,年轻人同样毫不吝啬。她们愿意为了一套精美的汉服妆造,在古城里花费数百元变身“古代仕女”;会为一次专业的户外徒步向导服务支付费用,只为深入探索那些未被过度开发的小众景点;也会报名当地的文化体验课程,学习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特色美食烹饪等,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同样也会花几千块钱,报名冥想疗愈等相关课程放松身心。
“只旅游不花钱”并非这届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帐篷之下的选择,是一场关于旅行意义与消费理性的清醒宣言。他们并非拒绝消费,而是拒绝被动;不为虚高的溢价买单,只为真切的体验付费,这并非消费的降级,而是选择的升级。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内容资料来源于澎湃新闻、订单来了以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分享使用,不涉及商业范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