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凌晨,一名女大学生和两位同学结伴夜爬四川绵阳千佛山,穿着薄外套、运动鞋和蓝色牛仔裤,没带冲锋衣、保温毯、急救包和冰爪,甚至连最基本的雨衣和头灯都没有,就敢挑战海拔近3000米的雪山。说实话,这么简单的一身,在冬天下楼遛狗都得冻够呛,更别说去夜爬了。
果不其然,太阳还没出来呢,这妹子就严重失温陷入昏迷。同伴急得手足无措,还好路过的一群热心驴友足够专业,热心施救,才让她侥幸捡回一条命。
事后,驴友施救的现场视频爆火全网,连央视都转发了,但评论区却一片骂声。我们今天就来尽力复盘一下,这妹子到底做错了什么。
首先来了解一下事发地——千佛山,就在四川绵阳市安州区西北部的龙门山脉之内,主峰在千佛镇,海拔高达3033米,对于普通人或者新手小白来说,持续的高爬升+高强度活动+夜间低温+路面结冰,是对体能和装备的双重极限考验。
而这妹子完全没意识到这点,只看到千佛山是著名的网红日出打卡点,约了两个人就屁颠屁颠上山了。
他们挑了最传统的路线,当天凌晨3点,从龙神堂出发,大概率是坐了小黄车,往返60块那种,到了大铁门,这里是徒步真正的起点。从这开始,就要爬升一大段,总计约7公里的漫长木梯+盘山公路,到达三千梯 ,然后再冲2公里陡坡才能登顶。尤其是三千梯→登顶这段,海拔直接爬升近500米!而且全程没正经路标,大部分路段没信号。
更要命的是,她们还挑了2月进山,正是气温最低、雪山雪崩的频发期,路面全都结冰,风还特别大,人走在这段路上,体温自动嗖嗖往下掉。
大约凌晨5点,在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海拔约2800米的一处路段,这妹子终于扛不住了,失温+体力透支,导致她直接倒在雪地上,任凭同伴怎么喊都没反应。想救她吧,却连个毯子和热水都没有。这时候如果没有专业应对,就要出大事了。
还好她命硬啊,一群同样来夜爬的热心驴友凑巧路过,这行人的领队是个叫做“二娃”的哥们儿,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喊人帮忙施救,连续三步关键举动,每一步都正确踩在救命点上:
第一步,紧急保温。用自带的羽绒睡袋和银色保温毯将女孩紧紧包裹,阻止体温继续流失。懂行的人,一看到铝膜就知道,队里肯定有专业驴友,这妹子有救了。
第二步,尝试复温。他们试图生火取暖,但山上风大,效果不佳,只能尽量抱团凑近一点。
第三步,果断转移。驴友们很快意识到妹子情况危急,必须将女孩转移到更安全、更温暖的地方,于是做出了最关键的决定——轮流背着、抬着已经昏迷的女孩,向山顶的小木屋艰难跋涉。
这段路,在平时爬都费劲,更何况是抬着一个失去意识的人。大伙顶着狂风照样忙得满头大汗,累得半死,才终于成功将女孩转移到山顶小木屋。
闻讯赶来的村民们还提供了热水和葡萄糖,经过一系列抢救,凌晨6点左右,女孩终于恢复了意识。
从发现到救醒,这惊心动魄的一个小时,是一场真正的生命奇迹!虽然故事有个温暖的结局,但我们绝不能止步于庆幸,玩户外的,不管是大神还是小白,安全意识一定要牢记:
首先,失温是山地户外头号“隐形杀手”。 它并不只在冬天发生,大风、下雨、出汗后吹风,都可能在春夏之交引发失温。一旦从发抖进入昏迷,死亡率极高,一定要随时注意天气和自身状态。
其次,户外登山不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的!比较保险的做法是:贴身层(速干衣)+保暖层(抓绒+轻薄羽绒)+防风防水层(冲锋衣),还要带足装备,必不可少的是头灯、雨衣、口哨、保温毯、急救包、备用电源,以及高热量食物和饮用水,有条件的话最好带上卫星电话。
最后,永远不要用你的业余去挑战专业,出发前做足攻略,做好报备,找专业向导走合法合规路线,千万别用侥幸心理去拿命赌万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