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音乐会旋律悠扬,女鞋嘉年华人潮涌动,非遗体验趣味盎然……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惠州惠东以一系列创新文旅体验吸引八方来客,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据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10月1日—8日,全县接待游客7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0亿元。其中滨海片区接待游客55.72万人次,乡村片区接待游客23.98万人次。
这个假期,惠东县持续打造更多有“山海味”“文化味”的新业态、新场景,通过“文旅赋能产业”提升文旅影响力、消费转化力,推动城市形象不断“出圈”。
新场景:打造山海联动的全域体验
双节在惠东旅游,既能享海风拂面,也能品乡土温情。这个假期,惠东以“山海互补”构建全域旅游新图景,让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找到专属乐趣。
“在海边与家人共度中秋,既有传统节日的温馨,又有滨海度假的惬意,这种体验非常特别。”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女士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
滨海旅游仍是“流量担当”。假期期间,惠东各滨海景区精心策划了约50场主题活动,让“看海”升级为“玩海”:十里银滩摆开国庆中秋家宴,精彩的节目表演与丰盛的团圆晚宴轮番上演;日出东山海度假区、泰丽云顶度假酒店等推出“双节限定菜单”,中秋游园会、海边音乐会、草坪赏月派对好戏连台,为游客打造亲子游玩胜地。
其中,巽寮海滨旅游度假区表现尤为亮眼,游客接待量达21.03万人次,同比增长8.13%,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乡村旅游则凭独特的“民俗味”圈粉。高潭镇依托红色文旅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兼具红色底蕴与民俗特色的庆祝活动,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会、农产品展销会以及中秋舞龙活动等,吸引超千名群众和游客参与。
九龙峰旅游区角峰畲族村推出的“欢度国庆,畲韵角峰”主题嘉年华活动,以“文化+旅游+消费”模式,打造竹竿舞、打糍粑等十余项畲族文化体验项目,为游客奉上原生态民族风情盛宴,假期前两日就吸引超2000名游客。
新动能:探索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
双节期间,惠东县跳出“单一观光”思维,以“文旅+”为纽带,推动产业联动与文化赋能,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没想到在海边旅游还能买到这么时尚的惠东女鞋,质量和款式都很满意。”在巽寮湾天后宫景区,“鞋”手双节・“潮”起惠东——惠东女鞋时尚文化嘉年华成为亮点。这场集“购物、体验、互动、打卡”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创新践行“惠东女鞋+文旅+科技”融合路径,同时联动周边酒店民宿等发放万张女鞋消费券,让游客在领略滨海风光之余,也能将时尚创新的惠东女鞋带回家。
“文旅+文化”不断提升内涵厚度。“岁月留声”2025惠东送戏下乡巡回音乐会上演多首经典曲目,吸引超7000人次参与;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非遗中心、文化站过节不闭馆、服务不打烊,持续为市民和游客奉上双节“文旅体大餐”;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独具惠东特色的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深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
这些举措让惠东文旅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转型,既丰富了产品供给,更夯实了文旅发展的产业根基。
新格局:构建全域服务的保障体系
有优质的文旅体验,也有看得见的服务保障。惠东县通过系统化服务升级和精细化运营管理,织密全域服务网,让游客玩得安心、舒心。
智慧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惠东港口度假区推出的景区预约制度,有效疏导高峰期客流,提升游客体验舒适度;各滨海景区持续开展的旅游志愿服务,在交通引导、秩序维护等方面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成为惠东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刚到景区就有志愿者帮忙指引,还推荐了合适的游玩路线,很贴心。”湖南游客王女士说。
精品线路优化产品供给。惠东文旅部门创新推出的两条金秋丰收精品旅游线路,将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与特色餐饮有机串联。“柚见金秋丰收季”山居康养体验游主打“慢生活、深体验”;“畅享蚝礼丰收季”滨海美食体验游构建“蚝文化+渔港观光+海湾度假”的深度体验模式。
多元补贴激发消费活力。双节期间,惠东发放500万元消费补贴,通过“直接补贴+消费券+特色活动”多元模式激活消费市场。全县开展汽车与电动自行车购置补贴,最高补贴达4500元,有效激发消费热情,带动假期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当前,惠东正全力打造山海联动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和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带为抓手,探索农、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力争2025年全县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未来,惠东县将继续深耕文化资源转化,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文旅融合创新。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赋能、市场运作”模式,联动各方深度整合平台与资源,将旅游流量有效转化为产业销量,探索一条以文旅带动产业升级的特色发展路径。
南方+记者 乌天宇
通讯员 惠东宣
【作者】 乌天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