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同至,潼关县文旅市场迎来消费热潮。今年假期,潼关以“提品质、优服务、保安全”为核心,通过强化统筹部署、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欢乐的节日文旅环境,推动全县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据统计,节日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34.49万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95亿元,同比增长10.6%。整个假期,全县文旅市场未发生负面舆情及安全事故,始终保持平稳有序运行态势,圆满完成双节文旅服务保障任务。
谋划先行 筑牢节前安全防线
潼关县提前启动假日保障工作机制,印发《潼关县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安全度节工作方案》,统筹文旅、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33个部门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检查范围覆盖景区设施安全、旅游服务质量、市场经营秩序、安全保障措施等关键环节,做到“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安排”,全力打好节前安全“主动仗”。同时,建立县级领导包联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实行每天早晚双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无缝衔接。明确文旅、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实现信息传递畅通、应急响应及时,为游客营造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多维宣传 点燃节日文旅热度
依托新媒体矩阵打造立体宣传格局,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围绕“游玩攻略、文明旅游、安全出行”三大主题开展系列宣传。九月以来,“潼关文旅”微信公众号发表《国庆旅行来潼关,这里的秋色美得不像话!》《速进!国庆潼关旅游线路来了》《国庆来潼关赏秋景》等宣传推文200余篇,人民日报刊发《一口肉夹馍,尝出三秦滋味(跟着味蕾去旅行)》专题文章,以特色美食为切入点宣传潼关文旅,为假期文旅热度强势加码;同步发布“双节临潼关,一眼望千年”“中秋国庆等你回家”等短视频50余条,总播放量超200万次,展现了潼关的文旅魅力。
丰富活动 打造假日游玩盛宴
为满足不同游客消费需求,全县各景区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系列优惠活动与主题体验项目,让游客“玩得尽兴、游得实惠”。其中,潼关古城景区推出黄河金三角非遗展演暨国庆游园会,秦晋豫三省非遗齐聚,还有节目巡游、情景演艺《潼关吏》等精彩节目,日均吸引游客超1.4万人次;古渡口景区组织开展锣鼓、舞蹈、杂技、歌唱比赛、黄河老腔、戏曲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黄河文化与民俗魅力;同时,童心传情国庆献礼”少儿主题活动、庆国庆“新潼关·新画卷”书法摄影作品展、“大地欢歌 幸福潼关”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也精彩纷呈,为广大群众及游客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享受。假日期间,全县共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120场次,惠及群众30.2万人次。
强化监管 守护市场平稳秩序
为规范文旅市场经营行为,文旅局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聚焦文旅市场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重点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进入潼关的旅游团、旅游大巴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游客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加大对旅游景区、网吧、KTV、星级酒店等经营单位的巡查力度,重点检查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设施配备等情况。10月1日至8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0家次,发现并现场督促整改违规问题2处,有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为游客营造公平、安全的消费环境。
文旅安全
暖心服务 彰显文旅人文关怀
联合全县各镇(街)、各部门单位力量,构建“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确保志愿服务贴近需求、务求实效。在各景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志愿服务点10余个,累计组织志愿者3200余人次,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的服装,主动热情地向来往游客宣传文明旅游知识,提供旅游咨询解答、个性化路线规划等服务。同时,建立“专业力量+志愿队伍”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应急、医疗等专业志愿力量,累计投入公安警力1450人次,安排救护车辆5辆,医护人员120人次,形成覆盖全域的安全巡防与应急处置体系。这一系列举措为游客营造了安全有序、温馨便捷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潼关文旅”的品牌影响力与美誉度。
双节已过,但潼关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下一步,潼关县将继续深挖文旅资源潜力,聚焦“品质提升、服务优化、品牌打造”,持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策划推出更多具有潼关地域特色与文化辨识度的文旅产品和主题活动,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将潼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马静)
来源:潼关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