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们去看看——
2025年10月1日,国庆黄金周期间,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区内,所有商铺、游船及餐饮场所均悬挂着统一制作的公示价格表,电子秤旁张贴着计量检定合格标识,游客服务中心电子屏实时滚动播放着当日船票、门票价格。
这一幕标志着白洋淀景区在经历2025年夏季"扎胎"事件后,通过系统性整改实现服务升级,正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王子瑞摄)
今年7月发生的"扎胎"事件让白洋淀景区声誉遭受重创。据安新县官方通报,7月12日寨里乡杨孟庄村两名船工因价格纠纷蓄意破坏游客车辆,案件侦破后引发网络热议,随后又接连曝出划车堵路、农家院"抢客"等乱象,导致暑期游客量同比下降62%。
事件暴露出景区在码头管理、价格监管、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深层问题。面对危机,安新县启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投入1200余名执法人员,对200余家餐饮单位、60余家水产品商户及所有涉旅船只开展地毯式排查,累计更换不合格电子秤270台,增设公平秤12台及监督台8处,实现重点区域计量监管全覆盖。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景区管理引入三大创新机制:
- "阳光菜单"标准化:要求餐饮单位必须公示菜品名称、主料重量、计价单位,50余家重点商户试点推行二维码溯源系统,游客扫码即可查看食材来源及价格构成;
- "四统一"码头管理模式:在"白洋问源"等核心码头实施统一着装、编队运营,船工工资与服务质量挂钩,游客投诉率下降至0.3‰,日均客流量回升至800人次;
- 信用分级监管体系:建立从业者信用档案,对23家违规商户实施重点监管,5家屡教不改的农家院被纳入"黑名单"并全网公示。
“明码标价只是第一步。”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向荣表示,“我们同步安装了200个智能监控设备,实现消费区域全覆盖,确保价格执行到位。”数据显示,国庆首日景区接待量较9月同期回升35%,虽然仍不及事件前水平,但网络平台的负面评价占比已从峰值42%降至15%。
作为雄安新区“蓝绿空间”的核心载体,白洋淀的治理具有标杆意义。这里不仅是《小兵张嘎》故事的发生地,更是展示新区治理能力的窗口。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思敏指出:“旅游消费透明化是全域旅游的基础,雄安新区的做法为全国5A级景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危机应对样本。”
如今游客扫码即可查看实时菜价,船工统一佩戴电子工牌,商品包装均印有溯源二维码。这些细节正在重塑“华北明珠”的声誉,见证着从管理危机到治理升级的蜕变。
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由143个淀泊组成,总面积约366平方公里,是雄安新区生态核心。
其芦苇荡、荷花淀、鸟类栖息地构成独特生态系统,也是《小兵张嘎》等红色文学的背景地。
此次整治不仅是市场规范,更是雄安新区建设“未来之城”过程中对旅游服务品质的严肃承诺。
通过制度化、数字化监管,白洋淀正努力重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旅游环境,为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夯实基础。
今年国庆假期,白洋淀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8200 万元,同比增长 12.7%。其中,过夜游客占比首次突破 30%,较去年同期增加 15 个百分点。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明码标价餐厅"搜索量环比增长 240%,游客平均消费时长从 2.5 小时延长至 4.8 小时。
景区负责人透露,正在筹备的"冬季冰灯节"将推出冰上画舫、非遗皮影戏等创新项目,持续激活淡季市场。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