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江上鱼灯夜游如火龙蜿蜒,万绿湖畔古风雅集诗意盎然,龙川田心镇畲族民族风情扑面而来,户外休闲活动也成为乡村游新亮点,这场为期八天的双节假期,河源文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8天(10月1日—8日),河源市共接待游客14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88%,实现旅游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12.85%。
第二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无人机编队表演
假期期间,河源围绕“乐游河源”品牌,深度融合本地生态与客家文化,精心策划了四大主题旅游线路与60余项文旅活动,成功吸引大批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城市IP引爆夜间经济
“鱼灯夜游”霸屏出圈
作为假期文旅活动的最大亮点,第二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活动于10月3日晚在河源市区新丰江水域上演。活动融合江上鱼灯巡游、无人机编队表演、大型烟花秀与水火特效,以“水陆空”立体展演形式,将传统客家文化元素与现代光影技术巧妙结合。
第二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活动
五一期间,首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活动,曾因效果未达预期,被网友善意调侃为“狗麦鱼”,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面对批评,河源选择坦然接纳,并将其化为改进的动力。
和“狗麦鱼”打卡的游客
如今,第二届活动带着“做自己,勇敢做更好的自己”的全新姿态回归,全新打造的城市夜游IP“狗麦鱼”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持续占据网络热点。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当晚活动核心时段、核心区域吸引现场观众约12.5万人,相关内容全网点击量突破百万,并获得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从接纳批评到积极改进,从拥抱自嘲到自信呈现,河源生动诠释着开放包容的胸怀与锐意进取的精神。
龙头景区人气旺盛
特色活动各具精彩
作为文旅市场的“压舱石”,河源各大龙头景区率先开启“黄金周模式”,以差异化活动吸引客流。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的万绿湖,迎来首个“双节”黄金周。景区推出的“金秋献礼・月映万绿”系列活动中,“歌唱祖国”音乐快闪每日上演,游客在湖光山色中共同抒发家国情怀;10月5日至7日推出“镜花水月·古风夜游”活动,邀请游客乘坐特色游船,参与灯谜竞猜、诗词吟诵等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上演了一场融合山水、诗酒、乐舞的“中秋雅集”。
游客相聚万绿湖风景区,共度难忘中秋
在县域层面,各地的融合实践更具地方特色。10月1日晚上,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人流如织,“百姓说——我们的村晚”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活动在此热闹上演。当地村民身着日常劳作服饰,或手持农耕工具,或拎着鸡鸭家禽,或捧着当地特产与非遗美食,用最朴实的装扮和最自信的笑容,生动展现“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喝彩。
“百姓说——我们的村晚”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活动现场
连平县田源镇举办的鱼梁文化周活动,创新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不仅吸引线上超百万人次“云参与”,更带动线下近十万人次实地体验,直接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超13万元;龙川县则聚焦文化赋能,通过非遗大联欢、畲乡风情夜等活动,集中展现地方非遗项目与少数民族风情,其中田心镇甘陂畲族村文旅消费额即达103万元,成为“文化促消费”的生动案例。
桨板成为乡村游的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户外休闲同样成为乡村游新热点,万绿湖秘境穿越、龙川野猪嶂登山、河源天坑徒步等活动深受湾区游客喜爱,周边水域的桨板等水上项目日均参与人数达平日数倍。
游客伴着夕阳,划着桨板畅游万绿湖。
位于东源县新港镇双田村的万绿湖追光桨板营地里,不少游客伴着夕阳,划着桨板畅游万绿湖。“游客对桨板的热情,源于它在水上活动的高度自由性。”营地负责人蓝景睿介绍,为了应对国庆客流,他们原有49条桨板,紧急外借了20条增加至69条,即便如此,从9月30日到10月5日,营地每天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每天都是满的,不够用,根本不够用。”蓝景睿补充道。
无论是景区活动的创新,还是户外业态的兴起,背后都离不开河源对“农文旅融合”路径的持续探索。假期期间,河源各县区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牵引,将文化、农业、旅游资源深度整合,推动文旅经济从“流量”向“留量”转化。
文、图丨袁文康 田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