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在昆明市的旅游市场,北部县区东川独具特色。从东川港的水上飞人公开赛,到牯牛山的节基坪登山打卡活动;从红土地的影像周,到大营盘中秋游园、渔谷休闲一日游、千鼓彝寨民俗游等特色项目,形成了从“景点旅游”到“全域体验”、从“外部引流”到“内外共生”的联动,为东川文旅“多元业态、内外循环、文化赋能、赛事驱动、安全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路径。
数据显示,8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8.07万人次,同比增长16.89%,预计实现旅游总花费19765.12万元,同比增长19.86%。数据增长的背后,东川文旅的发展思路究竟如何?
“靠水吃水”
东川赛事竞技实现突破
水上飞人比赛精彩纷呈
近年来东川一直以来把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作为发展文体旅融合的目标,持续优化“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打造“趣玩东川”品牌。
假期举办的“临港左岸•向水而行”2025云南东川港水上嘉年华暨首届水上飞人、动力冲浪板公开赛顺利举办,意味着当地水上运动赛事实现新突破。
赛事汇聚了来自广西、贵州、湖南等9个省区的65名顶尖选手,在金沙江上展开了环圈竞速、障碍回旋、花样赛等多个项目的激烈角逐。选手们在水面上飞驰跳跃,展现出的高超技巧和惊险动作,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具观赏性的水上视觉盛宴。活动还开设了帆船、皮划艇等公众体验区,让普通游客也能亲身感受水上运动的乐趣。
赛事期间,东川港酒店民宿平均入住率达到95%以上,较平日增长超过50%以上,周边餐饮场所营业额普遍增长70%以上,带动群众增收315万元,村集体收入近10余万元。国庆假日前3天,赛事带动累计吸引游客超21万人次。
“靠山吃山”
全力打造户外徒步新规范
节基坪徒步活动吸引了众多爬山爱好者
牯牛山节基坪徒步线路作为东川区重点打造的户外旅游路线产品,在国庆期间展现了显著的运营成效。国庆期间,迎来3000余辆自驾车辆,游客突破2万人。
东川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假期来临前东川区已经对牯牛山节基坪徒步线路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包括步道的修缮、围栏安装、安全护网设置等,大幅提升了徒步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提供服务,线路关键节点设置了清晰的指示标识和休息点,方便游客规划行程。通过多元化业态布局和精细化服务管理,不仅吸引了大量徒步爱好者,
另外,节基坪沿线多元化布局八角地山里民宿、箐口村云兮半山民宿、牯牛归源、山里咖啡部等多家业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山里·咖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观景体验,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日均接待游客达300-500人次。半山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收入3万元。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牯牛山片区逐步向"徒步+生态+民宿+餐饮+特产销售"的一体化服务链发展。
“艺术赋能”
红土地新添重要文化符号
游客驻足观看摄影展
双节期间,在东川区红土地镇,首届红土地影像周系列活动暨红土地三十年艺术摄影展作为国庆期间文化艺术板块的重点活动。摄影展系统梳理并展示了东川红土地三十年来自然景观与人文变迁的珍贵影像,共征集作品1200余幅,最终遴选展出优秀作品200幅。展览设有“大地色彩”“农耕画卷”“时代足迹”三大主题板块,多维度呈现红土地的独特魅力。
据红土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摄影展巧妙延伸文旅价值链,展览期间,带动红土地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11.1%,周边民宿、农家乐接待量同比增长10.2%,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初步统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约10万元。
另外,本次展览集合了云贵川三省40多个县市的摄影力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20余名摄影爱好者,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获得420万次曝光,三十年的影像对比,不仅展现了红土地农耕文化的景观魅力,更见证了东川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文温度,让红土地重新回归摄影天堂和艺术胜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孟俊
编辑:贺靖
审核:钟玲
终审:付晓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