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刚过去的2025年国庆8天假期,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内出游人次达8.88亿,总花费超8090亿元,创下近五年同期新高。
可打开社交平台,却很多排队两小时、拍照五分钟的吐槽,某私人打卡点门票涨到238元,排队进园要等3小时。
网红古镇里的民宿价格较平日翻3倍,却连换个有窗的房间都要额外收费,想找家餐厅吃饭,取号最多的要等100多桌,最后只能回酒店点外卖。
本该放松的假期,反倒成了花钱买罪受的负担,这种打卡式旅游的疲惫,正在让越来越多年轻人转向情绪旅游。
某旅行平台2025年Q3报告显示,松弛感小众秘境疗愈等关键词搜索量一年比一年高,远超传统热门景区。
大家不再执着于逛遍网红地标,而是更在意能不能真正放松下来,这种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恰恰让一批不挤、不贵、有温度的目的地走进视野。
泰国清迈算是松弛感旅游的老熟人了,但即便火了这么多年,它依然没染上网红景区的浮躁。
这里没有钢铁丛林的压迫感,素贴山和素攀山像两只手,轻轻把小城托在掌心,9月的广东还黏得让人想躲空调房,清迈傍晚却能吹到带草木香的凉风。
在清迈不用赶行程,早上可以慢悠悠晃到艺术市集,挑个匠人做的陶器,老板不会催你下单,反而会跟你聊两句烧制时的趣事。
午后找家咖啡馆坐下,比如拉花冠军主理的Roast8ryLab,一杯flatwhite入口微苦,而后慢慢回甘,独角兽拉花在杯里转着圈,光是看着就觉得治愈。
傍晚去清迈大学静心湖,坐在长凳上等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偶尔有穿校服的学生骑着单车经过,车铃轻响,不会打破这份安静。
住宿也不用跟旺季涨价的酒店较劲,选一家本地民宿更舒服,像BirdForest那样的老木头房子,一进门就能闻到淡淡的木香,脱鞋后房东会递上冰西瓜和薄荷茶,连雨季防蚊的柠檬草蚊怕水都准备好了。
这些细节不是标准化服务能比的,更像去朋友家做客,提前一个月在爱彼迎订房,价格比同地段酒店便宜近一半,房东还会拉个微信群,告诉你哪家早餐摊的泰式米粉最地道,完全不用自己做攻略。
国内的松弛目的地,其实藏在更贴近生活的角落,江西景德镇早就不是只有瓷器的刻板印象了,陶溪川文创园里,10块钱就能淘到手工做的小茶杯,杯底还留着匠人手写的签名。
三宝村里,不到一百就能体验完整的捏陶流程,从揉泥、拉坯到修坯,老师会耐心教你,哪怕手笨也能做出个像样的杯子,带着自己烧的陶器回家,比买网红纪念品有意义多了。
晚上去御窑博物馆,等天色暗下来,古建筑的轮廓灯亮起,蓝调时刻里,砖墙和星空灯交相辉映,不用挤着拍照,找个角落坐下,就能感受那种安静的美。
广西崇左则藏着人少景美的惊喜,很多人知道桂林山水,却没发现崇左的风光更显静谧。
明仕田园的喀斯特山峰倒映在河里,乘电动竹筏漂流,30分钟就能穿过一片青绿,竹筏师傅会慢悠悠跟你讲两岸的故事,不会催着下一班要来了。
住在这里的民宿也划算,200-600元就能订到推窗见山的房间,早上被鸟鸣叫醒,推开窗就能看到晨雾绕着山腰,比挤在热门景区的酒店舒服太多。
去德天瀑布时,不用跟人抢观景台,沿着步道慢慢走,能看到瀑布分成几股流下来,水雾飘到脸上,凉丝丝的,连夏天的燥热都散了。
云南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活化石,比丽江安静十倍,这里没有满街的商业化店铺,只有当地人慢悠悠的生活。
周五的市集最有意思,村民会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手作的陶器、晒干的野生菌来卖,没有叫卖声,你凑过去看,摊主会笑着跟你说这个菌子用来炖鸡最好吃。
住的科贡第文化行馆,庭院里种着三角梅,坐在竹椅上喝杯普洱茶,能看到远处的山慢慢被夕阳染红。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旅行,早就不追求我去过多少地方了,而是更在意这段旅行有没有让我放松。
对比热门景区的又贵人又多,清迈的凉风、景德镇的陶土、崇左的山水、沙溪的市集、东山岛的大海,这些地方没有强制的打卡清单,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能让人慢下来的细节。
在清迈的按摩店听雨声,在景德镇捏出第一个陶坯,在崇左的竹筏上看云飘,在沙溪的市集跟摊主聊天,在东山岛的海边等日落,这些不刻意的瞬间,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
当我们不再被必须去哪个景点绑架,会发现松弛感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事,这些体验不用花很多钱,也不用挤很多人,却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静。
这大概就是松弛感旅游的魅力,它让旅行回归本质,不是奔赴远方,而是在某个瞬间,与自己的内心好好相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