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碧波映圆月,太极古城庆华诞。2025年中秋节与国庆节相遇,旬阳市以“月满太极 情系华诞”为主题,精心谋划多项文旅活动,从城区广场到乡村田野,从文艺舞台到景区点位,文化魅力与服务温度交织,游客体验与消费活力共振,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答卷。

文艺盛宴全域铺展 文化根脉浸润人心
“双节”期间,旬阳构建起“城区引领、镇域联动、场馆发力”的立体文艺演出矩阵,让群众与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城区主会场好戏连台。祝尔慷广场作为核心舞台,特色专场演出惊喜不断。10月6日“同心庆华诞 星光映太极”国庆专场演出中,通过歌舞、器乐、诗朗诵等形式,演绎“峥嵘岁月 红旗漫卷”“山河锦绣 盛世欢歌”等主题篇章,市民游客共赏皎洁月色,共品旬阳双麻饼,千人用发光道具拼成的“76”“国庆”立体字阵震撼人心。10月7日,“盛世耀华诞 双节共团圆”文艺专场开启,以“月照旬城”“乡土情韵”“月圆人聚” 三大篇章展开,通过《花好月明人长久》《悠悠太极城》等节目,在璀璨烟花中,将家国情怀与民俗风情完美融合,将观众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意境,共同沉浸于中秋之夜的静谧与美好。

镇域文化活动各具特色。蜀河古镇推出“传承历史印记 赓续红色血脉”系列活动,白天的红色情景演绎与汉调二黄展演相得益彰,游客纷沓而至,看演出、品美食、逛古镇,开启古镇嗨玩模式。水泉坪景区、双河镇、石门镇割稻谷秋收景象,将丰收喜悦与国庆假期完美结合,绘就乡村丰收画卷,展现乡村振兴活力。

文博场馆成打卡热地。文化馆非遗展馆内人流不断,旬阳民歌、蜀河八大件、双彩车等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展陈与现场讲解,直观传递本土文化魅力;图书馆以“共庆华诞 书香礼赞”“书灯映月 共享团圆”主题朗诵、“书香伴服务 国庆阅初心”社会实践等活动,成为亲子家庭、学生充电休闲的首选;博物馆推出活字印刷、手工扎染、月饼制作体验及爱国主题诗朗诵,将传统文化与爱国教育深度融合,吸引游客踊跃参与;版画院则展出汉江风光、太极景观、乡村振兴主题版画,更开放拓印体验,游客可亲手制作版画纪念品,在指尖互动中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志愿红”遍布城乡 暖心服务彰显温度
双节期间,旬阳市志愿服务品牌持续发力,千余名志愿者化身流动的“红色暖流”,为节日增添温情底色。

景区服务精准高效。在蜀河古镇、水泉坪、羊山、红军纪念馆和博物馆等重点景区、场馆,志愿服务站全天候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吕河镇、小河镇高速路口、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志愿者们还主动为游客推荐旅游路线、酒店民宿、观光体验的服务为游客“排忧解难”,成为旬阳文旅的“活地图”。

交通保障冲锋在前。10月1日G211国道突发山体滑坡,旬阳交警袁玺玺等民警徒手清理落石,20分钟内恢复道路通行,用行动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在高速出口、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志愿者们协助疏导车流、提供热水充电服务,用热情服务过往旅客。
景区人气持续爆棚 体验升级好评如潮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与精准的活动策划,旬阳各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沉浸式体验成为游客共识。

红色景区热度攀升。红军镇“迎国庆·庆双节”活动内容多元,游客可在参观红军纪念馆、感悟红色历史的同时,深度解锁四大特色体验:化身“红军战士”参与情景剧本推理游戏完成“秘密任务”,在“2.5公里体验版长征路”上畅快赛跑,品味传统“十三花”宴席,还能欣赏各村文艺队演绎的经典节目,既能重温红色记忆,也能在趣味互动与美食美景中尽享双节欢乐。

乡村旅游备受青睐。铜钱关镇七里村露营基地的“露营+垂钓+研学”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游玩打卡。棕溪镇王院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千亩烟草示范区、肉牛养殖基地让游客直观感受乡村产业变迁。神隐谷露营地的电音篝火派对持续开展,灯光展、泡泡秀与亲子游乐项目融合,吸引家庭游客体验游玩。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农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双节期间,旬阳市以“文旅+”模式激活消费市场,“夜经济”“农特产”“赛事游”多点发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夜间消费亮点纷呈。城区各酒店、餐饮行业推出金秋美食季,打造星空夜市与地摊市集,汇集旬阳特色小吃与民俗展演,“夜食、夜购、夜演”深度融合,烟火气中彰显文化味。

农旅消费持续升温。甘溪镇第二届美食大赛吸引北区7镇厨师同台竞技,“1元嗨吃”与农副产品展销活动带动当地特色食材销量增长。城关镇晏坪村“外婆厨艺”大赛现场,庭院美食与农家特产展销相得益彰,推动庭院经济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赛事经济拉动明显。关口镇天门山自行车越野赛、甘溪镇生态运动会钓鱼比赛,吸引周边省市400余名爱好者参赛,带动赛事周边餐饮、住宿消费显著提升。

双节落幕,温情不散。此次假期,旬阳以文化为内核、服务为支撑、体验为抓手,成功实现了“流量”到“留量”的转化。下一步,旬阳市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深挖本土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粹,让这座汉江之畔的千年古城绽放更持久的魅力。(供稿:旬阳市文旅局)
责编:王薇
编辑:张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