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泰山网讯 国庆中秋长假,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的炊烟巷里,老面馒头坊蒸汽氤氲,古法榨油坊香气四溢,游客穿梭在青石板路上。这个占地仅16亩的3A级旅游景区,在国庆期间5次登上央视,接待游客10.94万人次,客流量创新高。
ᅟᅠ
文化是景区的根和魂,文化认同感是游客和景区建立链接的核心和关键。泰山炊烟巷景区始终坚持鲁中地区特色民俗文化为主线,国庆中秋长假,炊烟巷推出拔河比赛、歌唱比赛、非遗变脸、巧手做灯笼、烟花秀等活动,所有参赛选手均获赠炊烟巷网红产品,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全民参与的热情相互交织,成为激活假日经济的成功实践。
ᅟᅠ
ᅟᅠ
假期期间,景区供销社、萌宠乐园等一批新业态开业运营,游客纷纷打卡留念。景区通过沉浸式氛围营造,让游客每次来都有新鲜感和回到家的治愈感,从情感上与游客建立紧密链接。同时,非遗项目的深度融入为景区注入持久活力。泰山福香烧代表性传承人娄伟将工作室迁至此处,植物扎染、汉服簪花等体验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参与,瑞山茶艺非遗小院以独特的中式风格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如今的炊烟巷里,17个业态按照“修旧如旧、一步一景”的原则布局,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泰山炊烟巷的运营亮点,也是特色之一,王林坡村100余名群众从“生产者”变身“买卖人”“演员”,用原汁原味的生产生活场景赢得游客点赞,也分享着旅游发展红利。泰山炊烟巷的成功,离不开全体村民的深度参与。国庆中秋假期期间,10名本村村民在关键点位担任志愿者,面对单日2万余人的客流高峰,全天引导4000余辆汽车有序停放;11名大学生在炊烟巷开展抖音直播、节目演出、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从经营业态到维护环境,从服务游客到宣传推广,处处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淳朴的热情和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记者:杨文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