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山顶凌晨零下几度,一群年轻人裹着厚外套挤在 130 元一晚的双人帐篷里,旁边酒店标价 1500 元的房间却空了大半 —— 国庆假期这魔幻一幕,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放着暖和的酒店不住,非要在山顶冻得瑟瑟发抖,游客到底图啥?是真的穷到住不起酒店,还是另有隐情?
就拿国庆那几天的泰山、黄山来说,景区里简直是人挤人,想找个落脚的地方都难。很多游客提前没订到酒店,只能退而求其次租帐篷过夜,单人帐篷六十五块钱一晚,双人的一百三十块,而且景区还得收三百块钱押金,怕游客用完帐篷乱丢弃。更有意思的是,有些游客觉得帐篷里的床垫不舒服,干脆只租个帐篷当遮风挡雨的棚子,自己另外想办法解决睡觉问题。反观景区里的酒店,明明有不少空房间,可价格却涨得离谱,普通标间从平时的三百多直接飙到一千五,翻了三倍还多,最后没人住,只能又降价找人租,可即便降价,愿意住的游客也没几个。
有人说现在年轻人爱睡帐篷是觉得好玩,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首先景区酒店早就被旅游团和提前规划的游客订满了,临时去的游客根本没房可选;其次就算有房,那价格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一个普通上班族一个月工资可能也就几千块,谁愿意花一千多块住一晚酒店?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旅行观念早就变了,他们不想像以前那样,一天跑好几个景点赶行程,累得不行还没体验感,反而更愿意在山顶躺着看星星,等第二天太阳升起来,他们觉得这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 —— 放松、自由,还能留下特别的回忆。
景区也瞅准了这个需求,到处都设了帐篷租赁点,游客用手机点几下就能预约,特别方便。你去抖音上搜搜 “泰山露营” 这个话题,播放量都超过两亿了,里面全是游客拍的山顶星空、日出视频,配上好听的音乐,谁看了不心动?有个网友就说:“刷到泰山露营的视频,立马就跟朋友约了,虽然冻了一晚上,但看到日出的那一刻,觉得值了!” 还有网友留言:“酒店再舒服也没新鲜感,在山顶住帐篷,跟朋友聊聊天、看看星星,这种体验花钱都买不来。”
不过这事儿可不光是省不省钱的问题。酒店一晚一千五,帐篷才一百三,差价确实大,但很多年轻人不是没钱,是不愿为酒店里那些多余的服务掏钱 —— 比如酒店的游泳池、健身房,他们根本用不上,却要为这些额外付费。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景区里的帐篷大多没人管,没有统一的消防标准,也没给游客买保险,万一晚上刮风下雨帐篷塌了,或者游客在帐篷里出点意外,到底谁来承担责任?要知道日本富士山、新西兰皇后镇早就把这种露营方式管起来了,有专门的露营区,还有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设施,咱们国内景区还在这儿慢慢摸索,管理上差了一大截。
从市场反应来看,国庆期间户外品牌的帐篷销量涨了三倍多,可这些帐篷的生产厂家大多在浙江、江苏,全国游客需求突然暴增,货根本跟不上,有些商家甚至出现了断货的情况。不少旅行社也看到了商机,开始推 “帐篷 + 导游” 的套餐,不光给游客提供帐篷,还安排导游带游客爬山、讲解景点,这种套餐一推出就卖得特别好,说不定以后这会成为一种新的旅行潮流。
其实年轻人宁可熬夜也要守在山顶,不光是为了看风景,更重要的是他们想找个理由,让平淡的日子有点不一样。最近热播的《我的阿勒泰》里,那种在大自然里自由生活的日子,正好戳中了年轻人的痛点 —— 平时在城市里上班、加班,被各种压力围着,特别渴望能逃离这种生活,而在山顶露营,虽然条件苦点,但能暂时抛开工作和生活的烦恼,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可能有人觉得帐篷露营是临时应付,等国庆过了就没人用了,可事实并非如此。这背后反映的是景区承载能力不足 —— 每到节假日景区就人满为患,装不下那么多游客;还有就是游客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家不想再为虚高的酒店价格买单;再加上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体验,不想跟别人一样,这才让帐篷露营火了起来。但如果一直没人管,帐篷乱搭乱建,安全问题也不解决,只会越搞越乱;要是景区能好好规划,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说不定帐篷露营真能成为另一种出门旅行的方式。
可话又说回来,为啥非得等到节假日,才逼着游客去睡帐篷?平时景区人少的时候,酒店价格合理,游客也能住得舒服,可一到节假日,酒店就疯狂涨价,景区也不提前做好预案,增加住宿供给,最后受苦的还是游客。希望以后景区能多为游客考虑,不管是酒店价格还是露营管理,都能做得更规范,让游客不管啥时候去旅行,都能有个好的体验,而不是只能在山顶冻着睡帐篷。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