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
内蒙古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双节期间内蒙古实现
接待国内游客2531.20万人次
同比增长10.28%
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76.86亿元
同比增长9.77%
而 呼和浩特 则领衔这个假期
内蒙古“最受欢迎的城市”
“我是第一次来到呼和浩特,我想穿一回蒙古袍,住一回蒙古包,吃一回手把肉,体验一把草原汉子的生活。”
据统计,双节期间呼和浩特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56.88万人次,同比增长9.28%;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总花费32.53亿元,同比增长9.31%,继续领跑全自治区,成为这个假期当中“必打卡”的城市之一。
同时,根据携程及美团的出行与本地服务数据显示,呼和浩特的长线深度游订单增幅接近30%;本地生活服务消费额同比增长6.5%,消费规模在自治区排名第1位,旅游景点消费同比增长61.9%,增幅最为亮眼。
而最能体现这些数字的例证,就在呼和浩特“人从众”的现实当中。
2025年国庆与中秋相连,形成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这为游客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旅行时间。呼和浩特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敕勒川草原、大召、老牛湾、内蒙古博物院这些“常青树”上,还涌现了哈达门高山草原、京绥铁路文化园、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新势力”。
呼和浩特依托独特的草原文化与城市风情,打造了“15分钟文旅生活圈”模式,集景区、街区、文博场馆、商业综合体、新潮地标于一体,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沉浸式、多元化的假日体验,推高了家庭游、品质游的需求,直接带动了人均消费的提升。
“在呼市,每一步都是厚重的历史,每一眼都是不同的风景,每一口都是多彩的文化。”
近几年呼和浩特的文旅成绩节节攀高,重点在于当地持续塑造旅游品牌的举措。今年国庆期间,呼和浩特围绕“一廊两轴五带”的空间格局,以“炫彩金秋 万象青城”为主题,策划推出了120余项文旅商体融合活动、2项惠民消费举措及8条特色旅游线路,力求全方位满足游客的需求。
从南北五百里风光廊道到归绥老城历史文化轴、丝绸之路公园现代文化轴,再到五条特色文旅带,游客可以通过这些贯穿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代之间的脉络。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而呼和浩特更借助这种区域间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客流互引的良性循环。从“景点观光”的单一维度,到“可看、可玩、可感、可传”的立体化体验网络,青城的文旅融合创新,让历史可感、文化可知、体验可复制。
“我从河南来的,我就是感觉这个表演一个小时太短了,看不过瘾!”
从塞上老街的烟火气,到哈达门森林公园的打卡照,呼和浩特从不满足于成为一时的“网红”城市,更要成为一座让游客感到被珍视的城市。它用贴心政策减轻旅行负担,用细节善意打造温暖体验,让“宠粉”从网络热词变成每个人切身的感动。在这里,游客收获的不仅是朋友圈的美照,更是一段被温柔以待的城市记忆。
在假期前,呼和浩特便推出10万张文旅惠民“一卡通”,市民和游客仅需支付100元即可享受总价值3000余元的年度文旅权益,并实现线上购卡、刷脸入园和多景区通览。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从9月开始还选择北京、广州、深圳等区域核心城市以及昭君故里湖北宜昌兴山县举行推介会,将“青城”的独特魅力呈现给更多游客。
无论是用服务换来“备受好评”,还是用景色引得“流连忘返”,亦或是来自民族风情带来的“惊艳十足”,呼和浩特用“走出去”的诚意与“有底气”的执行力,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走进这里,也成就了这个假期当中旅游数据的跨越式增长。
假期会结束
但呼和浩特带来的惊喜
才刚刚开始
魅力青城值得你来
值得你一来再来
下回,呼和浩特再见
来源: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