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长假,为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围绕“湖天共明月 家国两团圆”主题,我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出多项促消费政策与服务,有效激发消费热情。据统计,长假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1.2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展现了高邮文旅强劲的“出圈”效应与独特魅力。
假日期间,高邮文旅市场不仅在游客数量上表现突出,更在结构优化方面取得实效。数据显示,省外游客占比达25.5%,过夜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8%,反映了高邮旅游吸引力持续增强。多家涉旅酒店保持较高入住水平,纳入统计的7家涉旅酒店平均出租率达到73.5%,其中新霖飞、汇富等星级酒店节日高峰期“一房难求”;珠湖小圳、菱塘慢时光等特色民宿也是客源爆满,显示出较强的客源吸附能力。
文旅深度融合、活动百花齐放贴近民心。节日期间,我市推出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期体验。文化惠民活动覆盖面广,“文化进万家”“文艺直通车”等54场惠民演出累计吸引超50万人次参与,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各景区节庆主题特色鲜明,盂城驿“月华照古驿·盂城赋新章”、珠湖小圳“绿野仙踪&彩色芦花花海”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促消费活动精准有力,“金秋消费季 四惠暖邮城”活动发放消费券130万元,覆盖旅游全要素领域,核销率超过80%,有效拉动了文旅消费增长。
文旅业态的创新升级是推动景区增长的重要动力。南门大街推出的“明潮游园会”,通过国风雅集表演、《天宫赐福》等夜间光影演艺及NPC互动巡游,塑造了沉浸式游览体验,带动夜间游览人次同比增长16.6%,周边餐饮、零售消费额增长123%。西堤营地“湖上升明月”沉浸式夜游、无人机灯光秀首演等项目,构建了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湖滨夜间消费场景,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高邮湖畔夜游项目新体验。文游台景区通过演绎《苏小妹三难秦少游》等沉浸式剧目,实现接待游客人数与营收成倍增长;汪曾祺纪念馆开设《沙家浜》小剧场,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深度体验汪老经典剧目的现实场景;市文化馆在幸福里、吾悦广场2个商圈陆续举办多场国庆文艺惠民展演和群众歌咏比赛,实现了客流与营收的双重提升。
节前,高邮“邮城康养 乡遇安康”之旅入选江苏省“水韵江苏”乡村旅游秋季“健康乡伴”主题线路,菱塘乡小堰港露营地入选文旅部“活力乡见”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假日期间,相关点位游客量显著增长,小堰港游客量增长21.5%,带动清真村文旅消费总额突破10万元,促进了乡村旅游从“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
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离不开扎实的服务保障。假日期间,盂城驿、文游台、镇国寺等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提供咨询引导、宣传折页发放等服务,“微笑高邮”品牌获得游客广泛好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持续开展多轮检查,有效维护了文旅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