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邯郸人,我们心底总萦绕着几分历史的厚重与自矜。那胡服骑射的英姿,那完璧归赵的胆魄,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底色。因此,当火车驶向山东聊城时,我心中并非没有预设——那或许是一座不错的北方城市,但能否与有着三千年不改名的邯郸相提并论,我私下是存疑的。
然而,当“江北水城”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当初见东昌湖时那片辽阔水域带来的震撼平复后,我不得不承认,聊城,这座与邯郸隔漳卫新河相望的兄弟之城,其风韵与底蕴,竟真可与邯郸相媲美。这并非简单的优劣评判,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在华北平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竟并立着两颗如此交相辉映的文化明珠。
城建之韵:一方水脉塑就的灵动骨骼
若说邯郸的城建格局,透着赵都故地的严谨与中正,那么聊城的城市风貌,则全然由“水”字挥毫写就。我的聊城之行,便是从这片被誉为“北方西湖”的东昌湖开始的。
烟波浩渺,水光接天。我从未在北方任何一座城市中心,见过如此规模、如此与城市肌理完美融合的湖泊。它不像许多城市里那种局促的景观水池,而是一片拥有生命律动的广阔水域。湖水环抱着古老的聊城城区,而那座始建于明洪武七年的光岳楼,便如一枚历史的玺印,稳稳地钤在古城中央。登楼远眺,但见现代楼宇与仿古建筑沿湖而立,错落有致,湖城一体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这水,赋予了聊城一份我们邯郸难以企及的灵秀与通透。
更令我惊叹的是,这东昌湖的水,与那条曾流淌过帝国兴衰的京杭大运河血脉相通。我漫步在运河沿岸,看着修复的古码头、仿旧的商铺,想象着当年“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盛景。水的灵动,与历史的深沉在这里交织。
聊城的城市建设,巧妙地将古韵与新姿融入了这片水脉之中,让整座城市仿佛是在水上生长出来的一般,呼吸之间,都带着湿润的诗意。这与邯郸从“丛台”这一制高点向外辐射的、陆权时代的都城气象,形成了鲜明而又互补的美学对照。
人文之魂:深植沃土的文脉与气节
水给了聊城形貌,而文与气则铸就了它的灵魂。聊城的人文底蕴,深厚得令人肃然起敬。
光岳楼,不仅是建筑奇观,更是聊城人精神世界的象征。它巍然屹立数百年,历经战火与风雨,那份沉稳与坚韧,仿佛是这座城市品格的写照。
在聊城,你能感受到一种与我们邯郸相似的、源自历史的底气,但表达方式却又不同。邯郸的底气,更多是纵横捭阖、慷慨悲歌的赵文化;而聊城的底气,则糅合了水的包容与山的刚毅。
这片土地,曾孕育了绝世智谋的孙膑,他的兵法,是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哲学;这里走出了直言敢谏的唐代名相马周,其风骨令人景仰;更不用说清代“义塾正”武训,他以近乎苦行的方式兴办义学,那份对文化的执着与奉献,撼天动地。穿行于聊城的大街小巷,你能在市民的言谈举止间,感受到这种深厚文脉滋养出的从容与自信。他们热情地向我这个邯郸来客介绍家乡,言语中的自豪,与我们邯郸人说起赵武灵王时如出一辙。
尤为让我感到亲切的是,在聊城这片土地上,竟也与我的家乡邯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誉为“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其故都之一便在聊城所辖的平阴县附近,而那一段神秘的历史,与我们赵国的历史亦是纠缠交错。而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我们邯郸人引以为傲的魏徵的故里,究竟在邯郸晋州还是聊城馆陶,学界虽偶有讨论,但这本身不就是两地文化亲缘的最佳注脚吗?近代,聊城更诞生了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他的学识与人格,无疑是这片文教昌盛之地结出的硕果。
风情之味:运河哺育的烟火人间
一座城市最动人的,往往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日常的烟火。聊城的这种烟火气,带着浓浓的“运河味儿”。
我特意去品尝了聊城的特色小吃。魏氏熏鸡,骨酥肉烂,熏香浓郁,一口下去,仿佛能尝到时光沉淀的味道;八批果子、高唐老豆腐,
这些寻常小吃里,藏着最地道的鲁西风情。我想,这滋味的背后,何尝不是大运河当年南来北往、商贾云集所留下的味觉记忆?南北食材、烹饪技艺在这里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了聊城独特的美食谱系。
这种因运河而生的开放与包容,也体现在城市的性格里。聊城人既有山东人的豪爽仗义,又不失水乡人的细腻温和。他们乐于交流,善于经营,这份特质,显然得益于其作为昔日运河重镇的历史基因。反观我们邯郸,作为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和区域中心,其城市性格则更显沉稳与内敛。两相比较,各有千秋,但聊城那份由运河文化浸润出的鲜活市井气息,确实别具魅力。
归去来兮:双星并耀的思考
结束旅程,返回邯郸。当列车再次驶过两城交界,我的心中已无来时的比较之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
聊城与邯郸,一如华北平原上的双子星,各自闪耀,又彼此辉映。邯郸之美,在于旱地拔葱般的雄浑,在于三千年信史凝结成的慷慨气度;聊城之秀,在于水韵滋养出的灵动,在于运河文化熏陶出的开放与坚韧。我们拥有赵王城遗址,他们拥有运河古巷;我们有荀子、公孙龙子的思辨之光,他们有孙膑、季羡林的智慧星辰。
这次聊城之行,于我而言,是一次视野的开拓,更是一次文化的启迪。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的优越,而是能以开放、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并赞美“他者”之美。冀鲁大地,正因为有邯郸、聊城这样各具特色、又实力相当的城市并肩而立,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实话实说,聊城,的确可与邯郸媲美。这不是谦辞,是一位邯郸人,对兄弟之城最真诚的喝彩。#聊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