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即将落下帷幕,众多游客怀着不舍告别文县。虽带不走这里青峦叠翠的山水、蜿蜒清澈的江河,但一份份封装妥帖的文县特色美食,却成为大家返程行囊里最暖心的“伴手礼”,将旅途的美好滋味延续。
此次长假期间,文县凭借“山水相依、生态宜居”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大家在天池湖畔赏湖光山色,在白马山寨、白马盛典品民俗风情,在碧口古镇寻茶韵悠然,沉浸式感受着县域风光与人文底蕴。而旅途中,文县的特色美食更让游客念念不忘。
口感筋道的文县腊肉、香气浓郁的罐罐茶、清甜粉糯的纹党参、酥脆爽口的核桃饼,本地食材制作的农家菜,每一口都承载着文县的风土气息。
酸菜:文县人的餐桌必备美食
说到文县,酸菜可是当地人饭桌上的必备美食。圆根菜、水芹菜、包包菜、苦蕖菜、老娃扇,在陶罐里酿成了独特风味。煮面、烧汤、炒菜,文县人样样都离不开酸菜,一碗下肚,通体舒泰。
腊味:屋檐下流转的岁月年轮
屋檐下的腊味,是文县的年轮。黑猪肉抹上些盐,腌制一晚,去除些水分,吊在厨房灶头,用柴火做饭时熏成玛瑙色。腊肉切开来,切面晶莹剔透,腊排骨透着玉脂油光,渐渐变得柔干。爱吃的人说,腊味里藏着白水江、白龙江、丹堡河、让水河、中路河、洋汤河、马莲河、白马河、龙巴河、小团鱼河的灵韵。
“依我看,是柴火香腌进了岁月。”
文州里:小吃的天堂
文州里,是文县县城中心的小吃街。在这里,有两三家米皮铺子,打早就开始热气腾腾。
茶壶里熬着油茶,将油渣、鸡蛋、核桃等辅料被依次放好,倒上油茶,来一碗米皮,文县人的一天就开始了。
十大碗:宴席上的招牌
遇到红白喜事的席面最热闹。文县“十大碗”绝对是招牌,一次端上十个大碗,碗碗不重样、碗碗有风味。
伴手礼:把文县味道带回家
假期结束,带不走文县的山水,但可以带走文县的美味。
在文县,这些美食味道不仅能在当地品尝,还能作为伴手礼带回家与亲友分享。
文县纹党参
文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如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海拔、土壤等因素共同造就了纹党参的优良品质。其种子、种苗若异地引种,品质会发生变异,这确保了文县产纹党的道地性和独特性。
药用价值:纹党参的性能与人参相去不远,被视为党参中的上品。它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强身,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对脾胃虚弱、血气亏损、体倦无力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营养成分:纹党参含有生物碱、蔗糖、菊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据化验,它含有21种微量元素,其中12种为人体必需,特别是硒含量较高,有助于抑制癌症发病率,增强免疫力。
文县大红袍花椒
穗大粒多、色泽鲜艳、皮厚肉丰、风味口感芳香浓郁,酥麻醇厚,麻味持久,以独特的麻香风味和优良品质而闻名。
文县茶叶
文县茶叶,尤其是文县绿茶,是中国茶叶家族中一位来自北方的“陇上佳人”。它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龙井43号更以其香高味醇的独特品质,成为了甘肃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主要品类以绿茶为主,同时发展红茶、白茶、黑茶、黄茶等明星品种,龙井43号、中茶108号、黄金芽等。
行囊装得下山货与醇香,却装不完文县的晨雾与炊烟。
“嗯,味道真个不错!”一口腊肉是沉甸甸的乡愁,一盏清茶是山水画的注脚。
它们不只是商品,更是风土的使节。
碧口茶园的清香,氤氲缭绕,是山水间凝结的灵气。
中寨纹党参的药香,醇和沉郁,是时光里沉淀的恩赐。
欢迎再来文县做客,让双脚沾上这里的泥土;也欢迎把文县的味道带回家,让远方的厨房,飘起这里的烟火。
(记者 岳文斌 刘玉玺 徐子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