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那天我们说好,不管上哪儿读书,都得一直‘好下去’!”这个国庆节,四个曾一起上学、打球、上晚自习的好哥们儿终于兑现了那个青春的约定——他们从包头、呼和浩特、南昌的四所不同大学奔赴同一个目的地:重庆。
四人合影。
“我们本来就想找个有意思的城市聚一聚,结果重庆直接把我们‘拿捏’了。”来自江西警察学院的小孙笑着说。
他们说,男生集体出游主打一个“随性”,就跟着人流走,却在重庆玩得格外充实。第一天从磁器口出发,他们边走边吃,从手工糍粑到山城小面,几乎一口没落下。坐轨道穿楼、打卡李子坝、在鹅岭看日落——一条条山城的坡道成了他们友谊的延长线。
“我们其实都不是那种喜欢做计划的人。”来自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的小李说,“但重庆的地形太特别了,不提前规划真会‘爬废’!”于是,他们第一次认真做出行表、查轨道线路、安排观景点,“结果还挺有成就感,像写了一次青春的‘作业’。”
几天的旅程,他们从“外地仔”变成了半个“重庆崽儿”,会用重庆话“要得得很”来形容一切好玩的事。坐轨道穿山越江时,他们打趣地说,“这座城市就像我们的友谊,看起来起起伏伏,其实很稳。”
夜幕下,他们在南滨路江边合影。灯光映在脸上,笑容像江水一样亮。他们约定,下一个假期再见面——不管是在重庆、在包头,还是在某个未知的城市。
“青春最好的样子,大概就是这样吧。”他们说,“在最热闹的城市里,和最熟悉的人,一起笑到凌晨。”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