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漏了 自知否
周天增
秋雨绵绵无绝期,我在"十一"小长假绵绵不断的雨丝中穿越城乡,也在不断切换的心境中穿越时光。
十月七日八点多,车子缓缓驶出济南老虎洞隧道,眼前的景象竟让我恍惚了一下——灰白色的云块间,居然挤出了几道光柱,斜斜地照在湿漉漉的路面上。“秋雨淫淫不可止”是不是就此止住了?刚刚曲阜泰安高速段还细雨蒙蒙呢!连续六天了,就此打住吧,至少按个暂停键,可否!我忍不住在心里默默祈祷。
一一雨之始·惬意的开端
十月一日晚,天上飘了下了细雨。初始的雨确实是爽朗的,它让我们正式告别了秋老虎的汗水和黏腻,给十一小长假盘算的形形色色的活动带来了难得的清凉,天公作美啊。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话真不假。二日的一早,在秋风送凉雨送爽的凉爽中,我驾车从济南回邹城看望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雨点轻轻敲打着车窗,发出细密的嘀嗒声。车子在细雨中穿行,雨刷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高速路上的车辆都很舒缓,一是防止打滑,二是都在享受秋雨中的景色。路旁的树木被雨水洗得发亮,绿叶上挂满了水珠,偶尔有鸟雀从枝头飞过,振落一串串晶莹。我打开了《小雨中的回忆》这首八十年代广为流传的乐曲:
我时常漫步在小雨里,
在小雨中寻觅,
小雨像一首飘逸的小诗,
常萦绕我心底……
词曲优美而缠绵,在萧萧秋雨中欣赏这首曲子,真是惬意极了。
两个多小时的里程小雨一直相伴,也一直润泽着我的乡情、亲情。推门进院,老石榴树上低垂的石榴张口相迎,漏出的石榴籽经雨水一浸,更显得晶莹剔透。老母亲这时迎出门外,招呼弟、妹赶紧摘石榴,给你哥你嫂尝尝。一案水果,一桌酒菜, 几番话语,几巡美酒,满屋的热气与满院的水气氤氲在一起,好不热闹。
一一雨之困·泥泞的行程
可是到了二日下午和三日,雨没有停歇的意思。我原本计划停雨后去"老老家"(父母的老家)江苏沛县,作为家中老大代母亲走一趟老亲戚。但这雨就是不停了,像极了在别人家里玩耍,忘了走的孩子。
四日一早,我实在等不及了,便冒雨驱车近二百公里,直抵沛县周庄堂哥家。只见房内、院里、院外都堆满了盖着塑料布的玉米棰。堂哥开始驼背了,苦笑着解释:“不好意思啊,这是抢收的,还有一少半在地里呢。”说着,他指了指远处被雨水浸泡的农田。雨水顺着塑料布的边缘,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在院子里布满了一个个小水汪。
我们只好到堂侄的门窗加工车间里避雨、聊天。车间里也晾满了玉米和花生,与弥漫着的铁屑、机油的气味,门外飘逸来的湿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怪怪的味道。我对堂侄说,就凭你这个大车间,就能判定你现在是咱村的首富,堂侄不作声,堂哥微笑着微微点了点头。我打趣道,爷爷当年混了个土垃地主,你现在混成了小企业家小资本家,悠着点哈!
雨稍小些了,我想去前几年参与建造的周氏碑亭那里祭拜一下,可泥泞不堪的小路实在难以下脚,路边未收的玉米秸东倒西歪,我刚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几步,天上又飘来一阵急雨,只好掩头退回。原来去探望十几里路开外的三姑的计划也取消了。唉,这场雨哟!
那就去沛县城里看望堂姐,县城的路好走。
堂姐早已退休,与姐夫一起打伞到大路边接我们。堂姐七八年30岁那年,作为已有三个孩子的母亲考上了大学,在我们村和周边几个村成为美谈,这也与已成为中学校长的姐夫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虽都年届七旬,但没有老态,一直在侃侃而谈。我们谈教育,这是我们的共同话题;谈沛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方面我只有听的份;谈堂哥的二代发展和三代的培养,刚才已说到一个堂侄小企业办得很好,四个第三代学业也看好,可以说姐与姐夫在指导、培养、资助他们方面居功至高。离开时,我细细欣赏了小园子,园里有花草有青菜,秧苗爬得老高,还垂着串串雨珠,映射出他们精致、优雅的生活情趣。
一一雨之味·心境的切换
冒雨又返回邹城时,我的心情已经不像刚开始那般轻松那样美好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小沮丧悄悄爬上了心头,原本对秋雨的美感几乎被消磨殆尽,好在与同学的聚会中调节了一下心境。
“小两淋淋,喝酒半斤”——我们几位年已奔七的老同学围坐在一起,边饮边聊,聊的话题有喜有忧。喜的是退休待遇现在还有保障;忧的是市财政吃紧,要求科级以上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交财政,保证政府运行和公职人员工资,谁知道下一步还能不能保证我们的退休待遇;忧的是孩子办的美术培训班学生越来越少、亲戚的出租车载客少了三四成、在城里谋生的亲朋好友不少又回到了乡下…… 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三四个钟点。窗外的雨点不知疲倦地陪伴着我们,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像是听我们聊天,又像是分享喜悦、分担忧愁。我忽然一下子又找回了对秋雨的好感。
雨还是那样的雨,变的只是我们的心境而已。
一一雨之秘·科学的解读
今天七日,该返济了,路上我还在思忖,这天看来是真漏了。微信上有一个视频很有创意:
画面是:五六个戴着安全帽的工程师,艰难地沿着天梯向上攀登;
画外音是:派几个人去天上看看哪里漏了,补一补;
热评说:这活儿一天给十万咱也干不了,得请女娲才行,或者航天员也可;
还有热评:可别磨洋工哈,上头没有监工,我们可等不起啊!这当然是搞笑。网上的杂音确实出现了,说是什么不祥的征兆。
这种极端天气的确让人困惑,我现在不太相信网上的东西,回到家还真问了一位搞气象的朋友,他当过市气象局长。
“你这口气还不错,”他笑道,“有的朋友直接披头盖脸地责怪我,说什么你们是不是没把雨阀关严!好像这雨是我家水龙头流出来的。”然后,他尽可能不用那些晦涩的气象术语,向我解读了这种极端天气的来龙去脉。这次连阴雨是因为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黄淮海一带"掐架",谁也不让谁,就这样僵持着,再加上今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把水气可劲地往北输送,这才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连阴雨。他的这番气象科普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一一雨之过·各自的消解
这场旷日持久的秋雨,着实给各方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广褒的大地上也涌现出许多积极的应对与温情的消解。
看,农人们正在千方百计抢抓雨歇的间隙,下地蹚水抢收;山东全省公布了2637个粮食烘干服务点;无数烘干厂开足马力,日以继夜地轰鸣着,力求解决“看天晒粮”的难题;省里还派出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最及时的技术支持。
看,那些建筑等露天行业的工人们,面对雨水打湿了的建材和泥泞了的工地,依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于雨丝风片中坚持作业;或利用这被迫的“闲暇”检修设备,整理内务,等待着云开雨霁后再度挥洒汗水。
看,社会各界众人也在用各自的方式驱散着连阴雨的湿冷。旅游业展现了“好客山东”的智慧,一些景区推出“晴天险”,向雨天游园的游客承诺日后可免费重游。至于老人与孩子们,则大抵如我辈一样,在受限的活动中寻找着乐趣——老友相聚,闲话平生;孩童们或许被困于室内,却也在方寸天地里,用想象力继续着自己的游戏。或面对雨帘朗诵:嘀嗒,嘀嗒,下小雨了,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花……
您看,这天虽然“漏”了,但生活与希望并未随之泻洒而去。人们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始终保有一份顺势而为的韧性与逆势而上的智慧。我的心境不也像大家一样,从初时的欣喜,到中途的烦躁,再到如今的平和接受吗?
天气预报说,今后四五天还有小或中雨;我说:有雨过有雨的日子,无雨过无雨的生活!
2025.10.8于济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