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过境造就“塞外粮仓”,北邻蒙古国,因境内乌梁素海等众多湖泊得名(蒙古语“富饶的湖泊”),是兼具草原风情与农耕文明的边境地级市 。
“巴彦淖尔”来源于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当地的地理特征有关,巴彦淖尔市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富饶的自然环境。1956年,巴彦淖尔盟人民委员会成立,开始使用巴彦淖尔的称谓,2004年撤盟设市后,这一名称得以沿用。
阴山岩画
巴彦淖尔市目前共有下辖镇46个,官方并没有“四大古镇”说法,不过乌拉特镇、陕坝镇等是该市较为知名的古镇。以下是相关介绍:
乌拉特镇:位于乌拉特后旗,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文化底蕴深厚。镇内有乌拉特后旗博物馆,可了解乌拉特旗的历史文化,还能品尝到特色美食,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陕坝镇:是杭锦后旗的一个小镇,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镇内建筑风格具有江南特色,青砖灰瓦、马头墙,白杨依依伴清风,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同时还以美食闻名,如陕坝肉包子、酿皮等。
新忽热古城:位于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北1公里处,是内蒙古阴山以北草原地区古代城址中整体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城址。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现存高度最高可达9米,底部残宽平均为8米,东、南、西三面墙体中部各设有一座城门,城门外均有长方形瓮城。城内曾采集到汉代陶片、唐代钱币、西夏陶器残片等,历史悠久,历经多个朝代沿用和扩建。
沃野镇古城:位于乌拉特前旗独仑镇瓦窑滩村根子场社,是北魏六镇中最西端的军事要镇,也是北魏六镇起义发生地之一。古城坐北朝南,为中、东、西三连城,呈“凸”字形,城东西约1150米,南北约1000米。城内砖瓦和碎陶片俯拾皆是,曾出土莲花纹瓦当,均属北魏遗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