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北京卢沟桥文化旅游区迎来了国庆、中秋长假旅游的最高潮。作为燕京八景的“卢沟晓月”,在中秋之夜,宛平城西南角楼40米高空升起一轮直径5米的人造月亮,与天边明月形成“双月同辉”奇观。这轮光影月亮从傍晚17点持续点亮至22点,吸引数万游客驻足欣赏。
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2025“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自9月26日启幕至10月8日闭幕,日均接待4万余人次。在中秋节当天各种各样丰富精彩的活动都在吸引着游客一起赏月,感受卢沟桥畔的中秋盛景。
“宛平吉市”活动丰富多彩
在10月6日当晚,宛平城内的市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美食和民俗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像糖画、皮影、拓铜等非遗体验吸引了很多游客亲手体验。一名从安徽来北京旅游的钱先生告诉记者:“第一次来打这个拓铜,用橡胶锤打出来铜版画,很有趣,会推荐给朋友也来体验。”
在活动现场还有身披明朝铠甲的“NPC”列队出现,很多小朋友在现场连连惊呼,说像身处在电影的世界里。同时,现场还有铠甲体验,游客可以身披铠甲拍照打卡,沉浸式体验在宛平城下的独特记忆。
“妈妈我要吃这个驴打滚”,一名小女孩说道。在“卢沟晓月”活动现场,除了各种非遗体验外,“老北京”的各种美食也吸引着游客。在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北京义利面包店内,店员告诉记者:“除了经典的老式面包卖得比较多外,我们也推出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麻酱和红星二锅头口味的冰淇淋,也深受游客的喜欢,尤其是麻酱口味,有的时候都会卖断货。”
在“卢沟桥文创店”内,以卢沟桥石狮子为原型的文创是店内的“流量担当”,游客张先生跟记者说:“我女儿就喜欢这个石狮子,做得很精美,我们准备买两个小夜灯和立体冰箱贴。”店员介绍道,购买石狮子小夜灯和立体冰箱贴的游客很多,我们店内有“狮醒东方”和“狮来运转”两种类型的立体发光冰箱贴,双狮镇宅,也有好运的象征。
“非遗灯彩”让游客沉浸式体验
在活动现场,记者采访到了《北京宫灯》的第五代传承人乔美霞,她用自己手工制作的精美的宫灯展现出北京丰台的非遗特色。乔美霞介绍,“灯彩”其实是宫廷乃至民间宫灯、花灯、彩灯的总称,而北京宫灯作为沿袭皇家宫廷御用的装饰灯具,有着最为繁琐且复杂的流程。在现场除了展示自己做的剪纸、宫灯以外,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
来自广东的一家四口被精美的宫灯所吸引,其中两个女儿在细心地进行小宫灯的拼接制作。家长对记者说:“在我们那边没见过这样的宫灯,我觉得很有特色,让孩子亲自体验制作宫灯,也是希望她们可以更了解这种非遗传承。”
现场很多游客在观赏了解“宫灯”,作为非遗的一部分,乔美霞说现场展示的这种小宫灯是最为经典的“六方宫灯”,首先要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其中,六个对称的面分为上扇、下扇两层——上扇宽,六角有六根短立柱,十分精美。在现场用木头材质作为宫灯的材料,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拼接,可以让他们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乔美霞说道:“在我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把老一辈的手艺、精神与温度传递下去。人们看到你做的灯时,也许想到爷爷奶奶,想到年少时四合院里挂的那盏灯,那些古建中的雕梁画栋。尤其是在中秋佳节,可能会激活你的片刻记忆,让人们的情感流动起来。”
国庆中秋长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北京旅游,在卢沟桥畔、宛平城下,中秋节当天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体验,使游客更加了解北京的文化和美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校对:杨荷放 见习记者:孙瑜 编辑:刘玉红 摄影:孙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