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安兴安盟】
扎赉特旗的秋,是草原铺展的金毯,是山林泼洒的红黄。稻穗压弯田埂,雁阵划过高天。从稻浪翻滚的田园到辽阔的草原,从荷香满溢的水畔到奇石嶙峋的河谷,这里有农耕智慧、草原风情、非遗传承与户外休闲的深度融合。
在这幅动人的广袤画卷中,藏蓝身影格外醒目——他们或驻守在红绿灯下,或穿行于人潮深处,持续推进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用热情服务守护“十一”假期期间每一位游客的“诗与远方”。
贴心守护 “旅游警察”既懂执法、又善服务
位于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古庙村的好力保稻谷景区,是一座以稻米文化为核心的国家3A级农旅融合景区。这里地处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景区巧妙地将万亩稻田转化为旅游资源。“十一”假期的第一天,便吸引了不少游客带着家人和孩子前来游玩,景区里十分热闹,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声笑语。
“警察同志,附近哪里有卫生间?”在扎赉特旗好力保稻谷景区,一位游客带着老人急匆匆地询问正在巡逻的好力保派出所民警宋大明。“您好,路过米宝乐园入口,往前走就能看到公厕的标志啦。”宋大明凭借对当地民情地理的熟悉,为游客提供着路线指引。
“都是领着孩子来玩的,不要因着小事妨碍了好心情。”
在1919时光列车入口处,两名家长因着孩子选座问题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在民警们的劝说下,列车载着童真与期待重新出发了。
在“十一”假期,好力保派出所通过加大景区内巡逻防范力度,维护景区治安交通秩序,加强与景区联动,化解涉旅游矛盾纠纷,做到快出警、快处置,耐心高效地解决游客的每一次求助和投诉,通过提供“零距离”服务,打造突发警情处置“随叫随到”、便民服务“随时随地”的旅游警务新模式。
暖心护游 精心守护游客的“诗与远方”
“太感谢你们了!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出来,一转眼的工夫,一个孩子就不见了。”外地游客王女士激动地说。10月3日上午,王女士发现孩子走散后,她立即向景区巡逻的努文木仁派出所民警求助,民警一方面通过监控视频查找、定位孩子的行走路径,一方面发动车巡、步巡警力展开拉网式寻人,很快便帮助王女士找到了走失的孩子。
在努文木仁乡的杏花山下,朵朵花儿绽放在山野之间,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十一”假期前来观光的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融入于大自然的万物之美,感叹天地和谐之色。
“十一”假期,在景区各个景点,努文木仁派出所民辅警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时刻以“如果我是游客”的角度换位思考,充当旅游服务“活地图”,打造出“民警就是导游、警灯就是路标、执勤就是风景”的旅游警务新景象。
“接到陌生电话,要牢记不贪、不怕、不信、不点‘四不’,谨防上当受骗。”努文木仁派出所辅警曲晓冰向返乡游玩的游客宣传反电诈知识。
普法宣传工作是保障游客和群众安全的另一重要举措。努文木仁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在执勤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向游客和群众普及实用的安全防范知识,叮嘱大家妥善保管随身财物,提高对陌生信息的警惕性,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服务前置 打造移动“平安驿站”
青山苍翠间,碧波起微澜。站在位于扎赉特旗文得根水利枢纽的大坝上,1358米长、48米高的梯字形主坝如铜墙铁壁,与三面环山一起,将绰尔河拦出“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致。
“十一”假期,阿拉达尔吐派出所的民辅警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对文得根水库附近进行全面巡查,确保警示牌、安全标语、安全措施和设备设施等安全防控到位,走访河流周边居民,向其宣传保护河道相关法律法规及防溺水等安全知识,严防河道意外事件的发生,并提醒广大群众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尽到监护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面对“十一”假期交通流量剧增的压力,交通管理大队在交通疏导工作上狠下功夫。在各景区周边重点路段设置执勤点,充分运用监控设备实时掌握交通流量变化,灵活应对交通拥堵情况。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同时主动为游客提供道路指引、车辆救援等便民服务,实现了交通管理与服务效能的双提升。
从传统安保到为民服务,扎赉特旗公安以“旅游警务”为抓手,将平安建设融入绿水青山,实现了“警力跟着游客走、服务围着景区转”的目标。这支藏蓝队伍正以“守护者”的姿态,继续深化“警务+”模式,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平安动能”,让“十一”假期期间游客玩得放心、住得安心、游得舒心。
来源:扎赉特旗公安局
编辑:崔文冰
核校:张静 王蒙
审核:孙鹏程
监制:周志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