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早已成为拉动经济和消费的重要产业。2025年国庆重叠中秋佳节,8天的超长假期又将是一场从众模式的全国人民休闲游玩大迁徙。疫情后这几年苦苦支撑的酒店、餐饮、娱乐等行业终于盼来赚钱爽歪歪的希望。但旺丁不一定旺财,还抱有传统思维的旅游业商家会发现,好不容易磨快的镰刀已经找不到合适的韭菜了。
国庆中秋双节出游数必将再创记录,但宾馆酒店的暴利梦快被帐篷搅黄了
据官方统计,2025年10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4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交通运输部预测,2025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占总出行量近八成。
今年国庆中秋,全国20多亿人跨区域出行,必将产生天量的餐饮、住宿、购物、订票需求,对疲软的内需是一剂强心针。据预测,今年中秋与国庆相连形成的12天超长假期(含拼假),将推动国内游人次同比增长12%,出入境游增长20%,预计今年国庆旅游收入或达7500亿元。这意味着整体旅游的情况,已经逐步恢复到疫情之前2019年的水平。但旅游消费这块大蛋糕不会自动地砸到商家头上。甚至,曾经长假必紧俏的酒店宾馆却迎来订房量停滞不前的场面。
9月下旬,江西某辖区内的“空间酒店”国庆房价从平常的90元左右,像坐火箭似的涨到了约1000元,涨幅超十倍。记者查询发现,该酒店10月1日五个房型的价格均显示为1051元/间,而9月28日同款房型价格普遍在80多元至100多元之间,相差悬殊。很明显,某些酒店经营者,就想趁着国庆长假狠狠赚一笔。现在的消费者的钱真有那么好赚吗?
国庆已至,某民宿酒店老板却感觉不到喜悦——往年节前一周,酒店订单应该早已塞满后台,但今年仅有假期前两日满房。为维持后续基本入住率,他不得不放弃原计划的涨价,转而以平常的周末价格吸引客源。另一方面,以星级酒店为首的高端酒店因为预期不足,转而追求“以价换量”、提前发放“不涨价”团购券,以此保住入住率和现金流。部分知名酒店在人流如织的假期加入了“国庆不涨价”的行列。包括绍兴新昌尊蓝山居、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在内的多家五星级酒店,甚至将“不加价”政策延续到了春节假期。
明明超记录的游客跨区域出行,为何宾馆酒店的客房不象以前那么紧俏了?因为,正在兴起的露营帐篷热抢了宾馆酒店业的生意。
露营经济——个性化旅游与消费觉醒时代的必然产物
今年国庆节,武汉街头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在社交媒体上出圈了!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不再拖着行李箱,到处找比平时贵好几倍的酒店,而是背着帐篷和睡袋,在公园、江滩甚至城市空地,支起五颜六色的帐篷。绵长的江岸、宽阔的草坪,为搭帐篷提供了绝佳场地。一眼望不到头的露营队伍,让这座传统旅游城市瞬间火了。
武汉热门地段的酒店,国庆被炒至每晚数千元,而一顶普通帐篷的价格,仅需几百元。一晚省下的钱,吃吃喝喝玩玩,该有多香啊。不少游客在这些地方安营扎寨,体验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以江为邻的美妙感觉。有人调侃说,当资本的镰刀遇上了觉醒的韭菜,酒店业今年可能要哭晕在厕所了。
今年国庆长假,全国很多景区外都出现了一波“帐篷大军”。福州梁厝历史文化街区“帐篷森林”绵延数百米,闽侯不离岛营地也是遍地都是露营灯,游客用帆布与支架搭起的临时居所,正在无声对抗着酒店市场的“坐地起价”。南方都市报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京东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睡袋/吊床销量暴涨46%;唯品会的户外桌椅销量也攀升47%,迪卡侬门店客流量创下全年峰值。
近年来,“帐篷经济”以燎原之势席卷文旅市场。从福建柘荣的星空音乐节到浙江丽水的云海营地,从南充的精致露营到广西大明山的野趣体验,一顶帐篷不仅承载着都市人对自然的向往,更撑起了一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2139.7亿元,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预计达248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带动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这顶小小的帐篷,竟然撑起了万亿级产业。
帐篷经济日渐红火,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一方面是城市化焦虑催生“逆逃逸”需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调研显示,67%的年轻白领将“每周一次户外露营”列为解压首选,小红书“露营生活”话题笔记超597万篇,折射出都市人对“去工业化”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是消费降级下,觉醒的消费者应对随意涨价,天价旅游帐单的用脚投票的选择。疫情后全国跨省游频次下降32%,但周边露营市场规模年增速达58%。传统的团队游,大城市知名景点的打卡游,正在被年轻人、大学生的特种兵旅游和乡村小镇的深度体验游所替代。帐篷露营以“低成本投入、高体验回报”成为家庭游、亲子游、团建活动的首选方案。
旅游群体和旅游目的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自从疫情放开后,国内旅游业一直处在恢复回升期,旅游人数和人均消费量在今年均将全面超越2019年。但众多旅游业商家的营业额和利润很难完全恢复到疫情前,躺着赚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除了不少旅游从业者经营思路固化,割韭菜、捞一把就走的风气浓厚外,旅游群体和旅游消费重心正在发生趋势性转移。
根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分析报告》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总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202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高频化、分层化、下沉化”特征。
区域结构变化:县域旅游崛起,订单占比35%(2023年:26%),福建霞浦、浙江松阳等县域游客增长超50%。
客群分层明显: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特种旅游增长200%;银发族:年均出游8次,年均出游8次,55岁以上游客占比28%(同程数据),服务品质需求显著;亲子家庭:博物馆/科技馆研学订单增长75%,刚性需求突出。
产品创新趋势:住宿多元化:民宿/露营订单占比提升至38%(2019年:21%),野奢露营客单价达2500元(小红书调研)。
过去很多人都在追求热门城市,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可是现在大家都是做反向选择,哪里人少去哪里。这直接拉动县域旅游订单暴涨 120%,一二线城市白领纷纷选择短暂“逃离北上广深”,三四五线的老百姓也不再挤入大城市消费,而是选择短途冷门旅游。高铁3小时旅游圈成为热点。同时沉浸式消费正在取代传统的打卡旅游方式。今年国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2天延长至4.5天。但是,游玩时间延长并没有带来酒店订房量的上升,原因在于野外露营这样的新型体验旅游的悄然普及。
旅游客户构成呈现明显的两头大特征,Z世代青年人和退休老年人才是旅游市场真正的主力军。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中年人,要么经济负担过重,要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以中年人和商务人群为目标的旅游服务模式存在被颠覆的可能。
在经济下行的大周期下,高性价比和有深度文化内涵、有精神愉悦体验的旅游方式更受到游客的欢迎。
Z世代不仅是普通旅游市场的游客主力,更已占据露营消费的绝对C位。数据显示,25-35岁中青年消费占比高达54.5%,男性消费者更以62.6%的比例成为主力军。他们不再满足于“草坪+帐篷”的简陋体验,而是追求场景化、社交化、品质化的精致露营:星空露营以45%的偏好率登顶,温泉露营、音乐节露营、“五湖穿越”等深度活动紧随其后。深度体验式露营正成为主流选择,2500元的人均露营消费反映露营经济的含金量并不低,如何抓住Z世代的消费特征才是商家要烧脑考虑的问题。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旅游人数和金额继续创记录新高,酒店宾馆黄金周旺丁不旺财,露营经济的异军崛起,都明白无误地指明旅游市场的新趋势。如何适应变化,调整经营思路,以更具创新的产品服务,更有性价比的价格吸引客户才是正道。趁着难得的假期大肆涨价,以割韭菜心态赚一把就走的旅游商家,迟早要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淘汰。
【备注:这是 许子 2025年10月的第05篇文章,总538篇,收录于「許子观察」合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