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白山摄影报道
“层林尽染,天池如镜”。10月3日,长白山天气晴好,天池在阳光下显示出深邃的蓝色,引起游客们的争相拍照。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日,长白山景区迎来旅游高峰,累计接待游客达9983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2.16%。其中,9月28日沈白高铁的开通运营,为长白山及附近景点带来一大批来自北京的新游客。
来自北京的赵女士就是这些游客中的一员。中秋国庆长假,火车票不好买,新开通的沈白高铁在9月底放出大量余票,让原本计划“周边游”的赵女士改变了出行计划。
“晨起出发、中午抵长白山,全程四个半小时,和周边游相比,景色更好,时间花费也在接受范围内。”赵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随着沈白高铁的正式通车,“白山黑水”全面接入京津冀、环渤海四小时文旅经济圈,游客乘坐高铁即可直达长白山沿线,开启一段“看山、赏雪、泡泉、食参”的康养度假之旅。
激发文旅新活力
深秋的长白山景色如画,从窗户向外看去,红色、金色、绿色的树,组成一曲“秋日交响曲”。迎着灿烂的阳光,G8167次复兴号列车准时抵达长白山站,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一瞬间。
“沈白高铁开通之后,长白山西站到沈阳只要一个半小时,到北京是4个多小时,极大地拉近了抚松跟世界的距离,将抚松县和环渤海经济圈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抚松,我们有最美国道331,有两家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另外还有300年历史的、世界上的最后一个木屋村落——锦江木屋村。我们还有露水河狩猎场、矿泉漂流供大家选择,最后还能到我们的仙人桥氡泉去感受一下氡泉疗养,洗去一身的疲惫。”抚松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本琪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抚松县是中国人参文化的发源地,拥有1700多年的人参采集和贸易历史,是世界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所在地,著名的“人参之乡”,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滑雪胜地”,是国家首批滑雪旅游度假地之一,拥有多个国际级冰雪项目和滑雪赛事平台;此外,抚松还是“矿泉之都”,抚松的天然矿泉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农夫山泉等国内知名品牌的重要水源地,也正在加快打造集康养、温泉、观光于一体的矿泉旅游新业态。
乘着沈白高铁顺利开通的东风,抚松县加快了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沈白高铁与长白山机场、抚长高速、鹤大高速形成了“空铁高速”黄金三角,交通网络的无缝对接大幅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与此同时,高铁站周边的南北广场、停车场等7项配套设施全面竣工,进一步增强了交通枢纽的接待能力和运力保障。
在服务保障方面,抚松县着力提升游客的出行与停留体验。
为了方便游客,抚松县推出了“畅游抚松”小程序,集成了电子导览、在线购票、紧急呼叫等功能,使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与此同时,县内各大景区、酒店、餐饮等经营主体都严格实施明码标价管理,增强了消费的透明度。
为了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抚松县还精心设计了包括人参采挖、温泉疗养、森林瑜伽等30项特色体验项目,成为新的康养目的地。此外,抚松县还推出了“高铁专属礼遇”活动,针对高铁开通初期,游客凭高铁票可享受4A级以下景区免门票的优惠,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在文化体验方面,抚松县结合地域特色,举办了“铁轨流音,山水和鸣”等文旅活动,充分展示了当地的人参文化、东北民俗、自然山水等独特魅力。同时,抚松的网红打卡地和非遗文化展示也成为游客热衷体验的亮点。
一个亮点是,为了缓解高铁站周边的“停车难”和“充电慢”问题,抚松县在站点周边新增了多个停车场,并设立了充电桩,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
旅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交通的便捷性直接点燃了市场热情。
据携程平台数据分析,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吉林旅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吉林省长假期间订单同比增长近200%,长白山溪谷景区订单长假期间订单同比增长328%,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长假期间订单同比增长300%,魔界漂流长假期间订单同比增长366%。
不仅如此,为迎接2025—2026年雪季,丰富的冰雪娱乐产品已经借助高铁的“快达优势”提前布局,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长白天下雪”的魅力。
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的推荐官金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超长的雪季和三面环山的地形让长白山万达滑雪场拥有了无风、温暖、呵护的港湾滑雪的美誉,成为滑雪发烧友的粉雪天堂。
“今年,趣味雪道将新增设蘑菇道、树林道等多变雪道,夜场滑雪依然保留初中高级雪道灯光的全面覆盖,让游客们尽情地感受雪上魅力。巴库冰雪乐园,酷雪加戏雪的双区联动,两个游乐区共计20多种游乐项目,包括雪地摩托、萌宠乐园等。同时,还可以感受踏雪徒步来到冰雪童话世界,体验刺激的滑翔伞、浪漫的热气球以及幽默的脱口秀、二人转等娱乐项目,让游客们尽情地感受吉林冰雪文化。”金萍表示。
当前,长白山沿线旅游需求加速释放,正为当地文旅市场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