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滩镇,隶属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建区于一九五三年,位于自贡市的南大门,是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烈士的故乡,是千年盐都——自贡市的四个城区之一。北与大安区接壤,幅员面积27.69平方千米。区境轮廓呈饱满的三角状,地貌以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属缓坡低丘、缓坡中丘地貌类型,无成型山脉,宜耕面积大。
2019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自贡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将瓦市镇田铺村、汪坝村、洪湾村、永发村、平安村、洪沟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沿滩镇管辖,沿滩镇人民政府驻广场路26号。
历史沿革
沿滩镇起于明末,故址在河对岸叶家坝一带,清初,徙于今址。因处于滩多滩长地段,街房沿滩建筑,故场名“沿滩”。昔有“沿五里”之说。名“沿滩”之前,一度叫“升平场”。相传清朝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当年被流放西川,路经此地时,目睹山清水秀、黎庶安居乐业,便书“升平场”三字赠当地士民,士民捐资镌刻于场口石坊之上,故名。果亲王为清代有名书法家,“升平场”三字为八方行家所称颂。
30 年代川滇公路建成前,这里一直是川南有名的水运码头,载盐的格船均在此转载,故此人烟兴旺。槽船“放滩”的场面十分惊险,由此也造就了一些颇孚众望伪“放滩”好汉,如龙顺江就是沿河一带很出名的。抗日战争期间,省内外各方人士也云集于此,一度曾有“小重庆”之称。爱国将领冯玉祥于1943年7月,在此街头举行过节约、献金救国的讲演,上万民众解囊捐款,其场面十分感人。
位置境域
沿滩镇地处自贡市区东南部,釜溪河下游,距市中心10公里,是沿滩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幅员面积40.02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不含工业集中区);现辖10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97万人,其中城区聚集人口2.5万余人。自隆高速、乐自高速、G348线跨境而过、釜溪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交通运输
交通极为便利,距自贡市市中区15公里,距内宜高速公路出口仅10公里;近30公里的釜溪河沿镇城东侧绕镇而过,上至市区,下联沱江而进长江,行船方便快捷;s305省道自北而南纵贯全镇,沿(滩)黄(市)公路由东向西横穿而过,镇域内村村通公路,陆路交通纵横交错。
美食特产
沿滩镇王槐三的豆腐干慢咀细咽最香,若与焦脱花生米同嚼,其味美无穷。阮炳荣的豆花远近驰名,白嫩又绵扎,久煮不老化,特别是蘸水调入芝麻酱和糍粑海椒后海椒”,更具家常风味。“阮豆花”于是与富顺县城的“欧极把”齐名。至于“富顺豆花饭”,家数虽多,但还役有超过当年“阮豆花”的佳食。另外,名厨张怀德的豆瓣鱼,鲜嫩如豆腐,肥而不腻,火工上有独到之处,使不少人曾为之叫绝。当年成、渝一些大商号宴请贵朋佳宾,还专程聘他去作鱼肴哩。张死后,其烹鱼法失传了,可惜。
得名由来
相传清朝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当年被流放西川,路经此地时,目睹此地山清水秀、太平和乐,黎民安居乐业,便书“昇平场”三字赠当地士民,士民捐资镌刻于场口石坊之上,故名。果亲王为清代有名书法家,“昇平场”三字为八方行家所称颂。1932年,宋跃如根据卫坪划归昇平场管辖,故改昇平场为坪滩镇。因釜溪河流经该镇,沿岸河滩众多,昔有“沿五里”之说。1939年,当时的镇长罗绪东根据坪滩镇是沿着釜溪河的河滩延伸而建,因而改为沿滩镇。
名胜古迹
古井
沿滩镇挨山脚一排店房内多水井,在当年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这些水井确实为居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特别是“同生元”黄家附近的两口古井,终年不枯,其水甘甜,煮饭尤香。
古庙
沿滩的寺庙林立,在香火鼎盛的年代,最多时竟达 20 多座,其中又以广东人的会馆 ― 南华宫修造最精,不仅宏伟,而且雕工、塑工堪称绝伦;匾对亦多,并多出自当时名家之手。在清朝光绪年间,南华宫建成一百周年的庆典,轰动川南各府、州、县,据老辈人讲,是近几百年川南佛事活动的高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