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河披锦
“三园”嗨玩,“四街”漫游
当国庆与中秋浪漫相遇
长春迎来了一场盛大的
文旅狂欢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长春文旅以“烟火常在 秋韵长春”为主题,通过活化“三园”(长春世界雕塑园、长春水文化生态园、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四街”(新民大街、春京西、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商埠地)等文旅项目,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活动。
从雕塑园的文化盛宴
到水文化生态园的惠民市集
从新民大街的美轮美奂
到宽城子的国潮演艺
一场场视觉、听觉与味觉的盛宴
让整座城市化作没有围墙的欢乐剧场
在节日期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红色血脉
家国情怀的温度传承
▲图源丨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郗远辉、王强
这个假期的长春,处处涌动着炽热的家国情怀。在新民大街,五星红旗汇成流动的红色海洋。“家国同庆 非遗焕新”市集汇聚二十余项非遗技艺,绳编、彭氏微刻、满族荷包等指尖上的非遗,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匠心传承。中央音乐学院歌唱家唱出对盛世的深情礼赞,全场观众挥舞国旗、深情合唱,素不相识的人们因同一份情感而紧密相连。
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红歌嘹亮、舞动国风。古筝与琵琶合奏《我的祖国》引发全场跟唱,激昂旋律与挥舞的红旗交织成动人的海洋;街区围绕“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城市记忆”,打造了七大主题板块,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城市历史脉络。
长春世界雕塑园内,“诚见100·光影颂祖国”活动温情上线,《建国大业》《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影片轮番放映,观众在光影交错中重温激情岁月;和平广场上,无人机表演点亮夜空,长春城市剪影与“欢度国庆”图案次第绽放,引发阵阵惊叹。
非遗新生
传统与现代的创意碰撞
传统文化在这个假期被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以更年轻、更互动的方式走进市民生活。在长春体育中心举行的“西游东渐·竞象万千”南岭漫行嘉年华,扒苞米大赛、搓玉米棒比赛让都市人体验到农耕乐趣。《南关乡韵·四季村晚》文化品牌精彩亮相,以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展现南关区独特的乡村风貌和人文底蕴。
▲图源丨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闫宇培
新民大街“啃玉米”大赛,金黄的鲜食玉米散发清甜,欢声笑语萦绕全场,将农耕文化、健康知识与节日欢乐巧妙融合,成为秋日里一道别样的城市风景。掐丝珐琅画、韩氏面塑、千层戗面馒头……新民大街非遗市集上,展台前聚满专注的市民,吸引着孩子们动手体验,成为节日最温暖的记忆。
春京西的“武韵中华”非遗武术表演,老中青三代武术家同台献艺,刚柔并济的招式为百年老街注入蓬勃生命力。
青春浪潮
艺术与科技的激情共舞
长春世界雕塑园内,“青春向北”系列展演燃动假期。多支乐队用摇滚、流行等曲风演绎青春态度;大学校园歌手大赛为青春之声提供绽放舞台;青年汉服巡游队伍沿园区主干道款款而行,衣袂飘飘间尽显文化自信。国风机甲与机器人互动成“趣”,硬核机甲造型融合传统国风元素,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标。
▲图源丨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新民大街中泰海洋世界下沉广场,第二届长春街舞大会火爆上演。T5街舞社团的《阳光少年》朝气蓬勃,《这就是街舞》人气选手王森达的机械舞令人叹为观止,BBOY小白的《常山赵子龙》将霹雳舞技巧与艺术感染力完美结合。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机器人+玩偶互动”深受小朋友喜爱;春京西窗口DJ音乐派对上,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随节奏跳起动感舞蹈,说唱歌手潮酷表演燃爆现场。
城市记忆
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
在城市更新中焕发新生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这个假期市民重温城市记忆、感受时代脉动的热门去处。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以“修旧如旧”理念唤醒老城活力。国庆节当天,红歌乐队弹唱、复古旗袍舞、奇幻魔术秀、融合武术与舞狮的国潮演艺轮番登场,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交融。
▲图源丨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新民大街变身流动剧场,六辆造型奇幻的花车缓缓驶过。“冰星寒元号”通体冰蓝,将长春冬日冰雪的浪漫与工业基因熔铸一体,驶向美好未来。这场花车巡游构建了“巡游引流-市集消费-夜间经济”的商业闭环,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持续活力。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揭秘了花车背后的创作故事: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在地文化的未来转译”,深挖长春作为“汽车城”“电影城”的文化基因,进行艺术化的解构与重塑。
春京西空·美术馆内,“翰墨流芳,越世吉光”书画展系统呈现了吉林地域自清末以来120余件书画艺术珍品。白发苍苍的老者驻足凝神,年轻父母轻声为孩子讲解,孩子们模仿着画中人物的神态——在这里,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惠民共享
城市温度的真切体现
节日的温暖,更体现在惠及全民的人文关怀中。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幸福汇·水润春城”惠民生活节,将实惠与便利送到市民身边。海绵城市广场的“惠民市集”聚焦地标产品和特色美食;全龄活动中心的“幸福魔法币兑换摊位”让参与者兑换好物;小木屋设置的惠民服务站,提供免费理发、饮水等基础便民服务——细节之处,尽显城市管理的温度。
长春世界雕塑园朝鲜族专题文化活动惊艳开场,“璀璨民俗”朝鲜族特色文艺演出轮番上演,40个展位集结民俗食品、非遗项目与文创产品,打糕、泡菜等美食香气四溢,绳编、彭氏微刻等非遗技艺让人叹服,更有传统祝寿礼、婚礼展演与农乐舞巡游彰显文化魅力。“长春中轴线上的空间烙印”展览、雕塑艺术课堂、“雕塑人话雕塑”活动……各类文化体验覆盖全龄,实现文化传承与消费体验的双向赋能。
▲图源丨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三园”“四街”举办的系列活动,如同一扇扇窗口,展示了长春文旅的丰富多彩与创新活力,共同编织出“十一”假期的温暖记忆,也让人们看到:
当文旅与生活相融、历史与未来对话,一座城市的文明脉络将更加生动,城市的文化将更加充满激情,也让整座城市展现出“四时俱好是长春”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
旅途小贴士 伴您安心出行
请提前关注天气、交通和景区客流情况,合理规划行程。
户外活动时注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避免因分心导致摔倒受伤。
在人员密集场所,请妥善保管好个人财物。
请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展现游客的良好风貌。
如遇旅游纠纷,请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可拨打全国旅游服务热线 12345 寻求帮助。
山水相逢,文明相伴。祝您旅途愉快,平安顺心!
【长春文旅】始终在您身边。
(注: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各活动实际情况、最终解释权等以各主办单位发布为准。)
◆素材来源:长春文旅综合整理,部分素材来自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李德庆、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闫宇培、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郗远辉、以上各活动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转载本文请注明“长春文旅”。
◆编辑:吴委格
◆初审:柳絮
◆复审:师锁伟
◆终审:曹昊
◆平台编辑:王华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