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进入第四天,虽然降雨给市民游客出游带来一定影响,但全市文旅市场依然保持活力,特别是当日上午,全市新老文旅空间持续优化文旅供给,策划推出精彩文旅活动,带给市民游客多元体验,全市文旅市场保持了供需两旺、安全有序的良好态势。
记者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截至10月4日下午14时,全市纳入监测的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74.5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307.71万元。全市接待持证留宿旅客14.65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18.09万人,民航发送旅客3.39万人,公路发送旅客2.76万人。
游园活动亮点纷呈,节日氛围依然浓厚
作为双节期间文旅活动核心板块,“打卡泉城·国庆游园”汇聚多个热门景区特色活动,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趵突泉白雪楼内山东大鼓《趵突新曲》、山东快书《武松传》与超能说唱交替上演,碰撞出别样火花。大明湖的摇橹时光湖畔音乐会,以“咖啡+音乐”的浪漫邂逅吸引众多年轻游客。五龙潭的“造物工坊”和“慢享食光”市集充分展示传统手工艺品魅力与美味佳肴,为游客带来惬意满满的游园体验。环城公园以黑虎泉群为依托,策划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刻感受非遗与泉水文化融合之美。济南融创乐园举办“锦绣华章·民族狂欢节”,以民族服饰大秀巡游、民族特色互动和精彩的非遗绝技表演,进一步浓厚了节日氛围。清照泉城·明水古城雕琢全新场景和活动,推出绚烂花火、梦华天街、狐仙游园会等活动,给市民游客带来美好的节日享受。
文博体验持续优化,文化传承彰显魅力
全市各大文博场馆以创新形式活化馆藏资源,让文化体验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济南市博物馆在策划舞蹈快闪、壁画文物修复体验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推出非遗螺钿首饰制作、古籍修复体验等活动,为游客献上兼具文化厚度与趣味活力的双节礼物。济南市文化馆举办曲艺、京剧、吕剧等专场演出,并推出非遗精品展、剪纸艺术展等精彩展览,让观众享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济南市美术馆举办纪念李苦禅诞辰125周年小品展、2025师大翰林写生展,为观众奉献了一道文化艺术大餐。济南府学文庙的传统文化课堂、爱国手工等活动,老舍旧居的“双节寻韵旧居留影”拍照打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游客文化体验,为他们留下了美好记忆。曲山艺海博物馆推出“曲苑承月韵 巧手映团圆”玉兔灯笼手作体验和“艺海寻迹”国庆探馆寻宝等活动,帮助市民游客增强传统节日情感认同、提升文化体验的沉浸感。新开馆的山东古建筑博物馆推出“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展”,精准复现赵州桥、曲阜孔庙等现存古建精粹的微缩模型,让观众现场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新场景注入活力,文旅消费加快提升
假日期间,我市新开或焕新的文旅项目成为消费新引擎,进一步拉动了假日经济增长。九曲黄河万里情项目以黄河文化为魂、夜间消费为核,打造集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娱乐、非遗展示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成为激活区域夜间经济、擦亮黄河文旅品牌的新标杆。鹊山生态文化区新园定位为“新南洋温室花园氧吧”和“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打造的温室花园、南洋美食街、科技沉浸体验馆、草地音乐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鱼尾狮雕像成为网红打卡点。后宰门街的清照小院和古代印钞工艺体验令人印象深刻,泉水精酿等特色店铺更是客流不断。浙闽会馆将文化展示区、茶艺区与南宋胡记、鲁青瓷等品牌融合,三地文化IP场景吸引市民驻足消费。上新街“银盐复古市集”与济南剧院的系列演出活动形成联动,进一步拉动了文旅消费。美里湖亲子度假乐园推出烟花秀、非遗打铁花表演和一系列游玩项目,大量游客参与其中,浓浓烟火气带动相关业态,成为双节文旅消费新热点。
乡村旅游趣味升级,游玩体验备受好评
节日期间,乡村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多元业态交织,吸引了众多游客。石崮寨景区的秋野节,云端漂流、玻璃栈道、玻璃吊桥等惊险项目一票畅玩,鹿鹿部落、绿野仙踪玉符溪谷和月牙湾的秋日景致,给游客带来一场山水与人文的盛宴。红叶谷的红叶节,营造“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的诗意场景,同时举办绚秋湖游船、万叶塔登高、天趣苑百鸟互动等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赏秋中感受自然与休闲的双重乐趣。平阴芳蕾玫瑰花乡景区推出的“银票江湖”“鼓阵迎宾”“古风巡游”“9D影院”等全新沉浸式玩法,泉福小江南景区推出的民俗市集区、非遗体验坊、中秋主题区、儿童游乐区等四大活动板块,深受市民游客欢迎;书院泉景区的常年涌流、水流极盛,让游客亲身感受到“掀开石板都是泉”的独特韵味。章丘若谷山居的乡村民宿啤酒节、相公庄街道的国庆亲子游活动,以户外露营、生态园采摘、泉韵乡居体验等活动,带给市民游客多类型的文旅体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