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身着餐厅提供的民族服饰,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拍照打卡,感受沉浸式游玩模式。
在距离贵阳市区半个多小时路程的黔南州龙里县,除了有景趣交融的大草原、花海、温泉,更有不少游客专门为了美食来到这里,比如这顿肉饼鸡。
苏州游客胡先生告诉记者:“我的两个老同学介绍这个菜,我第一次尝,特别鲜。”
美食,是连接情谊的纽带,更是旅途的最佳拍档。国庆期间,这家店的日均客流量可以达到1000多人。
山泉水慢炖的高山土鸡,手工剁茸的黑毛猪肉,食材“够土”,味道够鲜。
“肉的比例一定要很精确的,8分的瘦肉,2分的肥肉,必须打够时间,肉质要紧。还有马蹄菜,口感清香脆。国庆期间一天起码要顿三锅,一百多只鸡。”龙里县聚龙堂厨师张勇说。
龙里县观音村森林覆盖率达85%,茂密山林孕育了鲜美的食材——野生菌,这里因盛产60多种野生菌得名“黔中第一菌”。
龙里县观音村村民李方学说:“基本上天天都采,松菌、紫花菌、红菌、奶浆菌这些都有。当天采当天拿去市场卖,农家乐又多,很挣钱,一天几百块钱。”
虽然不是景点,但这个野生菌市场却吸引了不少游客。
“我们玩了龙里大草原,黔灵山,天河潭,听当地的朋友讲这里的菌子很好,挺新鲜的。”四川游客邱先生一边挑选鲜菌一边说。
除了新鲜的野生菌,龙里县还盛产贵州特产——刺梨。龙里刺梨种植面积超10万亩,还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奔着这里来买的,他们对人的身体最好,补维生素c,对我的肠胃最好。”贵阳游客任意芝说。
“每天都要卖五六千斤刺梨汁。”龙里县响当当刺梨加工坊向友波说,“游客来到这里,现场榨了之后马上就拿走了,几乎没有存货,快递像北上广深都发了很多。”
刺梨富含维生素C、SOD、黄酮、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极高食用、药用价值。围绕刺梨功效生产的原液、果脯、糕点等产品,都成为畅销的伴手礼。
一种刺梨,多种吃法。刺梨咖啡,就是 “维C之王” 的创新玩法。在延长产业链条的同时,还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维的体验。
不止咖啡,这杯中药茶饮里,也藏着特别的巧思:将薏仁等中药和牛奶结合,就具有祛湿的功效。除此之外,还有人参奶茶、养颜饮等等,每一杯,都蕴含着中医药的养生智慧。“让良药不再苦口,创意是非常好的。”重庆游客周祖海说。
在一座城市打卡当地的特色茶饮,是不少人的旅游方式。贵阳这家中药茶饮店将传统药材融入牛奶、水果、花卉等新鲜元素,让中药茶饮既带着草本的温润醇香,又兼具新潮的清爽风味。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众康公司经理朱超告诉记者:“秋天我们推出洛神茶、枸杞、桑葚还有洛神花,祛风润燥。以症取方,以方入茶,以茶养生,这是我们的特色。”
“药学部验证药膳产品它的一个科学性,营养科进行一个科学的食材的搭配,保证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新中式的奶茶,采用我们传统的经方名方,用药食同源的药材搭配指导。”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医生石慧表示。
捞汁药苗、陈皮焗鱼、药卤天麻……在贵阳的这家餐馆,传统中医药与美食的碰撞更为奇妙。
广东旅客刘琪琪说:“鸡汤,加上药材去煮,五指毛桃、麦冬、茯苓,大枣,不会说很重药味,有养胃的感觉,暖暖的,旅行疲劳感都消失了。广东喜欢煲汤,味道还挺鲜。”
“请了药学博士考量我们的方子,铁皮烧石斛烧鹅是我们店的一个爆品,滋阴补肝肾的功能。”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联合会食药同源专委会秘书长杏林汤品总经理刘燕说,“最远的游客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
资料图
这个月,贵州省第三届“贵药膳”大赛将举行决赛,除了精美的药膳,将在全省推出50家药膳推广餐厅,更好地挖掘贵州道地药材的食用价值。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何蓉告诉记者:“比赛结束后,我们将绘制首张‘贵州药膳地图’,标注‘地道药膳体验店’‘药膳食材产地’等核心资源,把药膳、药饮融入全省精品旅游线路,未来大家去黄果树看瀑布、去荔波小七孔赏山水时,还能品尝到特色药膳,让贵州旅游多一张亮眼的健康标签。”
龙里融媒 刘匀龙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