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来湖州
放下行色匆匆的行程
以最本真的行走
深入湖州的街巷、湖畔、山间与市井
用身体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
用心灵解码“最江南”的深层意涵
这个中秋国庆长假,你是不是也在寻找一个景美人和、节奏刚刚好的地方?湖州,这座被《水经注》誉为“水晶宫”的古城,在《二十四史》中留下1600余处记载,将动人的篇章写在粼粼波光与青石板巷弄之间。
随着沪苏湖高铁全线贯通,上海至湖州时空距离缩短至40分钟。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区位优势的强化,更为湖州孕育现象级CityWalk产品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冯翔指出,CityWalk的核心不在于“漫步”,而在于通过沉浸式串联历史街巷、老字号品牌、非遗工坊与当代艺术空间,形成“可阅读、可触摸、可带走”的城市体验。
那么,湖州的CityWalk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说只有在湖州才能遇见“最江南”?答案藏在湖州的“五脏六腑”里:
- 源——作为太湖之心、“两山”理念诞生地,这里是江南生态文明的根源
- 形——“山—湖—城—街—巷”的空间格局完整,仁皇山、太湖、飞英塔、苕梁桥构成江南最典型的山水城市形态;
- 神——赵孟頫书画、湖笔丝绸、非遗工艺,承载着江南文化的精神气韵;
- 味——丁莲芳千张包、周生记馄饨、塔下街小吃,把江南的烟火味道留在街角巷陌;
- 用——通过新零售、新商业与数字语料库,让江南文化成为游客能带走、能复购、能分享的生活方式。
别的城市或许有江南的“片段”,而湖州呈现的是江南的“全集”。
人可以在步履中迅速串联起对一个城市历史和气质的感知。清晨的仁皇山是最好的起点。沿着石阶缓步而上,竹林间的露水尚未干透,登顶远眺,太湖如一幅摊开的素绢,远处的月亮酒店与近处的古城墙构成奇妙的时空对话。这座并不高的山丘,却将江南的山水格局尽收眼底——湖州的美,就美在这种恰到好处的尺度之间。
飞英塔的“塔中塔”结构,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孤例。内塔为砖石结构,外塔为木质构造,这种独特的营造方式,仿佛湖州文化性格的隐喻——外在沉稳内敛,内在精致风雅。不妨走进飞英公园,触摸千年古建的智慧,逛完后,还能到塔下街吃当地人爱吃的海鲜馄饨和烧饼。悠闲时,拐进街道的小店,或是走进公园,听着大爷大妈们用方言聊着家长里短。
若说山水是湖州的骨架,那么街巷就是它的血脉。市中心的小西街很有味道——老茶馆里飘出的水汽氤氲在晨光中,传统的、新颖的店铺交错营业,而在不远处的衣裳街,丁莲芳千张包的香味已经弥漫开来,周生记馄饨在锅里翻滚,这些传承了百年的味道,是湖州人舌尖上的乡愁。
入夜后的湖州,展现出另一种风姿。田盛街的灯次第亮起,风格各异的桥连接着古今,在浓厚历史背后,还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市井烟火。也许,这就是湖州CityWalk最动人的地方:它不是要带你去看什么惊世骇俗的风景,而是邀请你放慢脚步,在寻常巷陌间,遇见一个真实而温润的江南。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州CityWalk的传播逻辑已经初步形成,即以文化体验为核心,以生态资源为延伸,以消费场景为闭环,推动内容在用户端产生共鸣。这正是湖州推出CityWalk的深层原因——让文化“活”起来,让消费“走”起来,把游客的脚步变成消费的脚步,让“人气”真正转化为“财气”。
走在湖州的街头,你会感受到这些变化:规划东西南北四大片区、八条核心线路,形成“白天快节奏打卡+夜间Walking Dinner沉浸”的双循环产品。西片区重生态,北片区重市井,东片区重历史,南片区重文艺,夜游线路强化“美食+互动”,做到“赏、品、读、藏”全覆盖。所有线路均为闭环设计,减少折返疲劳,人均消费控制在50–150元,既降低参与门槛,又能带动多层次消费。
据了解,湖州CityWalk要在整体谋划上体现“大旅游”格局,由文旅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发改、住建、农业农村、商务、交通、生态环境、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政策资源、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产业融合的深度对接。更重要的是,让CityWalk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通过餐饮、演艺、集市、咖啡、运动等多元场景,把它打造成“周末休闲场”“日常文化圈”,让游客和市民都能感受到“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温度。
“最江南”不是一个修辞,而是一种真实可触的综合体验。湖州CityWalk的设计,就是把山水的灵秀、园林的雅致、古建的厚重、街巷的烟火、市井的生机和人文的深邃编织成可行走、可体验、可消费的完整链条。
如果你也想在慢节奏中,遇见一个“最江南”的湖州,不妨趁着假期或者找个周末,坐上高铁,用你的脚步,与这座城市一点点建立联系,在行走中读懂江南文脉的湖州表达。
祝大家度过一个
愉快难忘的国庆中秋假期
湖州欢迎您的到来~
来源:湖州公安
编辑:兔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