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0月3日电(记者 董小红)参观博物馆、体验国风古韵、到古镇看“百米竹龙”……在成都,国庆假期里,“传统文化游”已然成为过节“顶流”。
谁说假日旅行一定要“特种兵式”打卡?这个国庆,成都市文化馆集结全市10余个老茶馆,推出“泡茶馆 过双节”老茶馆文化体验活动,数十场“茶香+艺术”的混搭玩法,带领市民及游客解锁“最成都、最安逸”的假日打开方式。
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及游客在“泡茶馆”的同时,还可以参与丰富的非遗手工体验活动,包括手工香囊制作、川剧脸谱绘制、中式禅意插花、传统茶道表演等,让大家在茶香中追寻时光里的匠心巧思。值得一提的是,茶馆里还特别推出了“茶话弄”演艺活动,将脱口秀、相声、评书、金钱板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起来。
在成都,与千年文明“对话”的文博游成了市民及游客的热门选择之一,众多文博场馆化身“文化磁场”,让市民及游客沉浸式体验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之美。
为让活动兼具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特别规划了多条特色拍摄路线,串联梅园、兰园、扇叶亭、花径红墙等核心景点,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盛唐气韵与诗歌文化的双重魅力。据了解,该活动还与“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广厦十二间”非遗市集等形成联动,可一站式体验观展、换装、逛市集、品唐味的盛唐文化之旅。
“既能体验古代服饰,又和园林景致有机结合,真是不虚此行。”来自西安的游客张文棋感叹道,在杜甫草堂,旅游出片和感受文化可以一举两得,“玩得有文化,拍得又出片”。
在成都西村大院,“潮玩西村·古韵文庙”双城文化节吸引不少市民及游客关注。走进西村大院非遗文创市集,仿佛进入非遗展品长廊,中江挂面的柔韧细腻、绵竹年画的绚丽色彩……30个四川德阳非遗展位在竹林掩映下,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场景。
记者了解到,成都与德阳共同打造的双城文化节,不仅促进两地文化资源的双向流动与深度融合,也让两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交织生长。
作为成都的“城市会客厅”,宽窄巷子推出了“宽窄院巷 家国万象”文化科技展、“跨越76年的对白”皮影互动、“盛世华年”沉浸式光影秀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古韵与新潮在此共鸣。
国庆期间,位于成都邛崃市的平乐古镇以其独特的川西民俗风情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古镇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走进平乐古镇,节日期间每天下午除了民谣弹唱和川剧变脸,还有身着汉服的演奏者演奏琵琶、古筝,悠扬乐声与古镇的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夜幕降临,平乐古镇的“百米竹龙”点缀着数百盏七彩LED灯,在月光与古镇灯火的映照下巡游,呈现“鱼龙共舞”的盛景。
成都邛崃市平乐镇旅游发展办公室主任陆舜鸿介绍,为了给市民及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平乐古镇以“千年鱼龙舞”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融合炫彩竹龙巡游、川剧变脸、民谣音乐等10余种演出场景,为大家打造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以书为媒,在数字光影中重逢经典;如梦似幻,红楼人物仿佛近在眼前……在成都市东郊记忆园区,《锦官入梦·蜀韵红楼》数字艺术展则通过数字技术还原《红楼梦》中的场景,为市民及游客开启多彩瑰丽的“时空穿梭”之旅。
“节日期间,通过融合潮流、艺术、音乐、展览等元素,我们借助工业遗址的空间特色,通过场景焕新与跨界互动,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有特色的假日文化体验。”成都东郊记忆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