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灵山金鼎道观坐落于信阳市浉河区李寨镇清水村,巍然屹立于灵山主峰金顶之上,海拔八百二十七米,俯瞰群山。
自古灵山便是信阳名胜。信罗界山,县东南六十里处,山势高耸险峻,宛若锦绣屏风。史籍有载:“顶上有庙,将雨则云气上升”。相传早年大旱,乡人以为庙宇遮云,遂拆屋求雨,果得甘霖。自此庙僧不敢抗,灵山云雨之传说更添神秘。
我早有登临灵山金顶之志,今春末夏初六月时分,终得与三两好友同行。车过朝天河,经堰冲村,穿当谷新街,行至清水村。远眺山巅,但见道观巍峨,褐红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观景亭如哨兵屹立,高耸殿宇的轮廓直插云天,与青山绿叶相映,浑然天成画卷。
山路蜿蜒,道旁古木参天,如锦绣屏风次第展开。林深静谧,人迹罕至,唯闻鸟语风声。半途停车小憩,见一废弃屋舍,旁有古树挂满许愿红布,随风轻扬,承载着无数善男信女的祈愿。
山路回旋,不知几多转折。终至山顶停车场,但见古松披红,观景亭傲立苍穹。行至峰顶,形态各异的古松疏落点缀,枝叶繁茂,苍劲有生气,实为奇观。朱红围墙高耸,道观门前香烛商贩殷勤招呼,两排铺面昭示着商业气息,也给这清修之地添了几分尘世味道。
入观后,主殿气势恢宏,偏殿却多显残破。观中道长温文尔雅,轻声劝阻游客拍照。
金鼎道观原名金顶寺,历史上与灵山寺、中佛寺并称“灵山大寺”,后改为道观。此处风光绝美,登顶可俯瞰云海翻涌,远眺层峦叠嶂。晴日观日出如金轮破晓,雾时赏山色若水墨丹青,四季景致迥异各成意境。
驻足山顶远望,东南方的九里落雁湖如翡翠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蜿蜒水系似彩虹,若巨龙盘旋,对岸人家靠山建村,依水而居,楼阁亭台从林间隐约露出。
从道观东侧有一条通往灵山寺的林间小径。下行十数米,坡度陡增,需手攀松藤、拉扯枝条方能移步。崩裂的崖壁陡峭直立,高不见顶。小径狭窄如蜗牛爬痕,碎石遍布,下临深谷,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山沟。我辈行走其间,无不腿颤心惊,不敢再往前行。想来唯有执着的探奇者与虔诚的信众,方能不畏艰险,不见真佛不罢休。
半山腰歇息时,四顾怪石林立,目不暇接。我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如金石相击。苍虬古松,“奇松夹道破岭云,苔缠皮裂罩斜曛”,清翠孤傲,冷艳夺目。满山翠峰,悬崖百尺,玲珑剔透,纵是画圣吴道子再世,也难描其神韵。至此方知,天下奇绝景致,多在人迹罕至之处,非有志者不能至;纵使有志,中途或生退意,非有坚定同伴鼓励,亦难达终点。
山顶远望,令人心胸开阔;幽径行走,使人心静神明;巍峨道观,引人悟理沉思。
“小站峰顶话去留,随风吹上碧峰头。欲穷寥泬疑无地,任眺河山不藉楼......”
观中不时可见从灵山寺徒步而来的信众。她们从山下走来,俯视悬崖竟毫无惧色。我不禁感叹:我视若险境,她们却如履平地,莫非是山中仙人!真乃仙人哉!


然而见山顶大面积开发露营场地、停车场,不由思忖:改变自然若能做到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或可两全;若大改大动,恐天地神灵不悦,失了这灵山本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