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国庆中秋长假的第二天,淄博迎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秋雨。当许多景区还在为天气突变而焦虑时,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反向操作”,推出了一场名为“赌雨”的特别活动,不仅化解了天气带来的潜在困扰,更将一场秋雨转化为了文旅体验的加分项,展现出淄博文旅企业在服务理念与运营智慧上的突破。
这场“赌雨”活动并非一场真正的“赌博”,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温情互动。面对假期中连绵的雨水,红叶柿岩没有被动等待天气转晴,而是主动出击,把“雨天”变成了“体验日”。
景区为游客贴心准备了免费雨衣、不限量供应的红枣热姜汤,并赠送可在2025年红叶季使用的返场门票。这些举措看似简单,却精准击中了游客在雨天出游的三大痛点:出行不便、身体寒冷、行程中断。尤其是那张延期使用的门票,不仅留住了游客的“下一次”,更传递出景区对游客承诺的重视与诚意。
在活动执行中,红叶柿岩展现出了高效的现场组织能力与细腻的服务意识。白天,玻璃水滑道、超级竞速飞车等热门项目依然排起长龙,游客在雨中体验项目的热情不减;夜晚,非遗打铁花在雨幕中绽放,雨丝为古村灯光披上朦胧滤镜,游客披着雨衣流连于《奇幻聊斋》系列演出之中,形成了一幅“雨中共情”的生动画面。这背后,是景区对全天候运营模式的积极探索,也体现出其对游客情绪与体验的精准把握。
值得深思的是,红叶柿岩的“赌雨”并非孤立的营销行为,而是一种系统性的服务理念外化。正如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所言,“不以天气为借口,不以条件为阻碍,始终将游客体验放在首位”,这正是淄博文旅在融合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智慧。它不追求表面的天气完美,而是以最质朴的真诚,把每一次意外都转化为与游客建立信任的契机。
从晴空万里到秋雨连绵,红叶柿岩实现了“人气通吃”,其“赌雨”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创意的出彩,更在于执行的扎实与服务的温度。当其他景区开始效仿“赌雨”模式时,红叶柿岩已将这种应对机制内化为常态化的服务标准,体现出从“应急响应”到“体验设计”的思维升级。
这场秋雨,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淄博文旅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如何激活资源、转化困境、赋能体验。它又是淄博文旅在融合实践中的一个缩影,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智慧文旅”:不是高深的技术概念,而是回归人性、洞察需求、敢于创新的服务精神。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通讯员 刘亚琳 李文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