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第二日,陕西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呈现一派繁荣有序的节日景象。其中,西安旅游演艺市场表现尤为抢眼,经典剧目《长恨歌》单日演出收入近300万元,成为陕西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最大亮点。
西安城墙及秦陵博物馆等位列大热景区
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数据显示,10月2日,重点监测景区接待火爆,咸阳袁家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榆林古城等景区位居前列。为保障游览体验,省文旅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及时对西安城墙、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热门景区分时段发布了客流预警。
通过省文旅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对重点A级旅游景区客流情况进行监测,发布客流预警信息6次,分别为:华山景区(8时22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9时39分)、陕西历史博物馆(9时58分)、西安城墙景区(11时21分)、咸阳博物馆(11时31分)、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11时32分)。
旅行团接待情况也稳中有升,陕西省文旅厅大数据统计显示,10月2日,省内接待国内旅游团数2943个,同比增长10.5%;国内游组团数737个,同比增长10.3%。
旅游演出市场呈“井喷”态势
旅游演艺市场堪称“井喷”。在西安,《长恨歌》单日上演4场,吸引观众0.96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298.21万元,彰显了经典IP的强大号召力。
另据统计,《驼铃传奇》演出11场,收入271.93万元;《西安千古情》演出17场,收入150万元;《复活的军团》《赳赳大秦》《无界·长安》等剧目也纷纷献上精彩演出,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旅夜经济图景,为游客提供了深度的文化体验。
“免票+消费券”组合降低出行成本
假日期间,欢乐与实惠并存。全省各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文旅促消费活动,真金白银让利于民。
榆林市发放400万元文旅电子消费券,直接激发了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铜川薛家寨、溪山胜境等景区对生日为10月1日或姓名含“国庆”的游客实行免票政策;咸阳礼泉县推出凭高铁票免费乘公交、游景区的优惠;渭南市通过线上平台提供酒店满减、门票折扣补贴;汉中市发放30万元金秋消费券;商洛市则通过城区道路泊位免费、机关单位停车场开放、景区门票优惠及酒店折扣等一系列贴心举措,有效缓解了假日“停车难”问题,并降低了游客出游成本。
文化唱主角百万群众受益
公共文化服务同样精彩纷呈。全省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惠及群众约78.96万人次,非遗市集、展演、手工体验等活动总参与量突破73.5万人次,让传统文化在节日里焕发新活力。
陕西省文旅厅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各地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1481场次,同比增长16.5%;惠及群众约78.96万人次,同比增长2.7%;全省“三馆一站”服务3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31%。其中公共图书馆到馆6.4万人次(省图书馆到馆1.18万人次),线上服务10.6万人次;文化馆到馆4.1万人次,线上服务6.46万人次;美术馆到馆0.38万人次,线上服务0.32万人次;文化站服务3.52万人次。
另外,举办非遗活动268场次。其中,非遗市集活动41场次、非遗展演活动69场次、非遗手工体验(公益教学)活动55场次、非遗进景区活动103场次,总参与量突破73.5万人次。
西安市还举办庆国庆·歌唱祖国快闪、红色主题观影等系列文化活动,推出“8号公路”联盟大市集,汇聚非遗展销、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儿童娱乐、“忙罢”主题文创、后备箱市集等多种业态,打造全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最具烟火气和艺术感的假日潮流市集。
市场保障方面,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强巡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31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644家次,现场整改安全隐患27个,确保了假日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这个国庆长假,陕西省通过丰富的产品供给、精彩的文艺演出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成功营造了安全、热闹、实惠的假日氛围,让广大游客和市民在欢乐祥和中畅享文旅盛宴。(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实习生 谢思琪 图/记者 尚洪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